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往往处于活化状态,其血小板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12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63)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62P、CD6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术后第7天外周血CD62P、CD63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P<0.01).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62P、CD63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升高,且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因而有可能作为动态监测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难以鉴别病灶的良恶性而使其诊断和治疗较为棘手,部分恶性病变因此未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对3例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后分别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跟踪观察,主要观察心率、心律、ST-T演变情况,结果:共同表现的ST段抬高系心肌再灌注后损伤性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手术中机械刺激或损伤有关,由于去神经作用心率变化较小,应用标准术式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应用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移植术前、术后心电图追踪观察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Ⅰ~Ⅲa的NSCLC144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肺切除时行系统纵隔淋巴清扫术,对照组肺切除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分析淋巴结清除总数口淋巴结转移数口淋巴结转移率口手术并发症,术后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共清除淋巴结657枚,转移淋巴结402枚,转移率为61.2%(402/657);对照组共清除淋巴结275枚,转移淋巴结215枚,转移率为78.1%(215/27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研究组仅1例转移,对照组中2例复发,4例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减少术后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病人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38岁.咳嗽、咯血1个月,憋气2周.胸部CT示气管下段右侧壁隆凸上方软组织结节影(图1),2.0 cm×2.5 cm×2.0 cm大小,密度不均,增强后显著强化,气管旁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显示距声门8 cm气管后壁见一2.0cm×2.0 cm椭圆形肿块,肿瘤表面充血、糜烂和溃疡,取材活检示气管浆细胞瘤.之后多部位骨穿未见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250例胸部外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胸外伤的诊治,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对250例胸外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着重讨论心脏大血管损伤,血胸血自体回输、肺挫伤,胸骨骨折的诊治,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作者重点指出:(1)抢救心脏大血管外伤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高度怀疑、迅速手术;(2)回输血胸血在3000mL以内是安全的;(3)肺挫伤的病理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对肺挫伤早期症状不严重时仍应按肺挫伤的治疗原则处理;(4)胸骨骨折诊治重点应放在观察和处理胸内器官的损伤,而胸骨骨折端不需手术可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近5年来医院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立项项目、科研获奖项目数目的大辐度增长以及在科质量上也有了质的提高,旨在突出医院实施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近五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纪实。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瓣材料和不同浓度细菌与皮下软组织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人工心瓣材料和不同浓度细菌与皮下软组织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4种浓度分别为10^4CFU/ml、10^6CFU/ml、10^8CFU/ml、10^10CFU/ml的表皮葡萄球菌等量注入日本长耳白兔单侧皮下软组织切口,以对侧无菌切口为对照,或同时在皮下软组织放入不同人工心瓣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乙烯,观察皮下软组织切口感染与植入不同人工心瓣材料和污染细菌浓度的关系。结果 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兔皮下软组织感染最少需要10^8CFU细菌,当涤纶、热解碳、聚四乙烯存在时,分别只需要10^4CFU、10^6CFU、10^CFU细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皮下软组织在人工心瓣材料时,较少的污染细菌可导致感染,材料不同,引起感染所需的细菌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研究表明引起人工瓣膜置换后心内膜炎的初始原因是细菌黏附在生物材料表面,人工瓣膜材料细菌黏附与细菌生长的关系值得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人工瓣膜置换后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对不同人工瓣膜材料体外黏附与细菌生长的关系,分析人工瓣膜材料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观察,实验于2001—01/03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完成。 材料:涤纶购自苏州织带厂人造血管研究室,聚四氟乙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Teflon-GoreTexW.L.Gore&Associates,Inc.提供,热解碳片购自四川联合大学生物材料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为实验室自备。 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125I标记细菌放射性测定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在人工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环境中的生长曲线,以无材料为空白对照,培养时间30h,从0h开始每隔2h进行细菌浓度测评,同时测定4种细菌对人工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的黏附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4种菌落在人工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中的生长曲线及黏附情况。 结果:①在同一时间点同一细菌在涤纶、聚四氟乙烯、热解碳环境中生长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伊〉0.05),4种细菌在不同人工瓣膜材料中的生长曲线与未放生物材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不同细菌对不同材料的黏附程度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涤纶黏附最强;表皮葡萄球菌对热解碳黏附最强;大肠杆菌对涤纶的黏附最强:绿脓杆菌对涤纶的黏附在12h时达高峰,但很快呈下降趋势,对热解碳、聚四氟乙烯黏附持续维持在高水平状态。4种细菌对材料的黏附不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高或恒定不变。 结论:在同一种细菌生长曲线的不同时期,对同一种材料的黏附变化较大。人工瓣膜材料对细菌生长周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胺2,3-二氧酶(IDO)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经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CINⅢ和宫颈浸润癌患者43例,同时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宫颈正常患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HR-HPVDNA检测高危型HPV D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IDO的表达。结果IDO和HR—HPV阳性率在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1)。HR—HPV感染与IDO表达呈正相关(rs=0.759,P〈0.01)。结论在HR—HPV感染的CINⅢ和宫颈浸润癌中,IDO出现过表达,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逸有关。IDO可能成为宫颈癌预后的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