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β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为α/β珠蛋白肽链比例严重失衡,多余的α珠蛋白链沉积形成包涵体,引发红细胞溶血、无效造血以及继发性多组织器官铁超载等。机体铁负荷过重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停滞、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加重其表型。近年来,随着机体铁代谢相关基因相继被发现,铁代谢在地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理逐渐被阐明。研究人员通过改变铁调素、转铁蛋白受体等铁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揭示了限制红细胞铁应用可改善β地贫无效造血和铁过载的症状,为治疗地贫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围绕铁代谢相关基因以及通路在β地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跌倒所致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年龄≥6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A组),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56例;并以同期老年科住院的年龄≥65岁无髋部骨折病史患者作为对照(B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52例;应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①635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69±7.64)岁;有45.2%的跌倒是发生在家中,在家中的高发地点是卧室、起居室(占家中跌倒的72.1%),跌倒高发时间为入睡时间段,22:00~7:00占33.6%;有54.8%的跌倒是发生在户外,老人因使用非机动车产生的相关非暴力伤占到户外跌倒的28.2%。②发生跌倒后髋部骨折与老人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步态(P=0.000)、优势手握力(P=0.000)、内科合并症CCI(P=0.006)有关;其中,行走时需要双手支撑辅助的老年患者比独立行走的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4.7倍(95%CI:2.7,8.0)。③反复发生跌倒,即跌倒超高危老人与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优势手握力(P=0.027)、内科合并症指数(P=0.027)相关。结论老年人需尽可能的改善肌力及掌控平衡,居家出门少的老人需要注意卧室和起居室的布置,使用非机动车来助行的老人在上下车时及行驶时需要尽可能的缓慢来预防跌倒。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开展跌倒预防及跌倒损伤发生后的复健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医疗纠纷不断上升,医疗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此,我们提出减少医疗纠纷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高脂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北京某三甲医院2010年健康体检发现其高脂血症患病率53.1%,超重肥胖率50.1%,高血压患病率31.2%〔1〕;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超重率22.8%,高血压患病率〔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与TGF-β1、CaM、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19-03诊治的134例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组)与119例健康体检者(骨量正常组)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CaM及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与TGF-β1、CaM、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TGF-β1、β-CTX、TRACP-5b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CaM、25-OH-VD、t-PINP、N-MID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中TGF-β1与β-CTX、TRACP-5b呈正相关,与CaM、25-OH-VD、tPINP、N-MID水平呈负相关(P<0.05)。CaM与25-OH-VD、t-PINP、N-MID呈正相关,与β-CTX、TRACP-5b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F-β1、β-CTX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CaM、25-OHVD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TGF-β1、β-CTX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CaM、25-OH-VD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上可通过检测TGF-β1、CaM及骨代谢各指标水平做出评估和诊断,尽早进行干预,防止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毓敏  陈狄 《人民军医》2013,(12):1403-1404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不同年度疾病谱分布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2008年度及2010年度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次体检结果无异常者比例分别仅为24.9%和26.2%;血脂异常患病率在两年中均占据首位,分别为35.8%和32.1%;2010年度与2008年度比较,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病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陈狄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5):767-769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在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厄贝沙坦组,阿霉素组细胞用20μmol/L阿霉素处理细胞,厄贝沙坦组用不同浓度厄贝沙坦(100、200、400μmol/L)孵育1h后,加入阿霉素(终浓度20μmol/L)。加入阿霉素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及搏动频率,检测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阿霉素组细胞部分变圆、悬浮,细胞碎片明显增多、细胞外型不规则,厄贝沙坦组细胞形态及搏动率较单纯阿霉素组改善;阿霉素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厄贝沙坦组的LDH浓度较阿霉素组下降;阿霉素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降低,经厄贝沙坦孵育的心肌细胞活性较阿霉素组升高。结论:厄贝沙坦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青年高血压并脑出血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中,治愈41例(66%),改善11例(18%),死亡10例(16%);随访至2010年12月,再次发生脑卒中6例,其中脑梗死4例,脑出血2例.结论:控制血压和危险因素对预防青年高血压脑出血至关重要,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陈狄  金辉 《新医学》2012,43(3):203-2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造成的一个持续发展的疾病过程,重治不重防、不重视病后管理,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突发死亡及致残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在社区层面如何加强冠心病管理,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猝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8~2009年11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应用依达拉奉1周组、10天以上组及未用组发病初及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依达拉奉治疗1周组ESS由治疗前的(38.58±15.32)分上升到治疗后的(53.56±16.14)分:应用依达拉奉10天以上组ESS由治疗前的(43.10±14.26)分上升到治疗后的(63.80±14.38)分:未应用组ESS由治疗前的(41.30±14.46)分改变为治疗后的(42.70±18.87)分;三组治疗后比较,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应用组及未应用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应用1周同更长时间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