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K和巨CK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医生对CK的认识。 方法: 对1例巨CK引起CK-MB大于总CK活性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对CK-MB活性大于总CK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CK-BB或巨CK的干扰时,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总活性假性升高。巨CK1不具有病理意义,而巨CK2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结论:CK-MB超过总CK活性浓度的30%以上,一定要警惕有无巨CK存在。  相似文献   
2.
榄香烯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VEGF-C及VEGFR-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SPC-A-1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药物作用后的SPC-A-1细胞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榄香烯能明显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的生长并降低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而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榄香烯通过降低肺腺癌细胞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从而遏制了肿瘤血管、淋巴管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新型麻醉深度监测仪SNAPTM用于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6 0例 ,年龄 2 1~ 6 5岁 ,随机分为 3组 :SNAPTM组 (S组 )、BIS组 (B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 2 0例。设定诱导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浓度为 4ng/ml和 3μg/ml。术中丙泊酚浓度根据SNAP值 (5 5 )或BIS值 (5 0 )调节 ,对照组则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术毕前 15min调节SNAP值至 0 5或BIS值至 6 0。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SNAP或BIS的改变 ,并记录术毕停药后麻醉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 )。结果 S组和B组较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 :S组为 (4 3± 1 2 )mg/ (kg·h) ,B组为 (4 4± 1 1)mg/ (kg·h) ,C组为 (6 7± 1 1)mg/ (kg·h) (P <0 0 0 1)。S组和B组恢复期比C组明显缩短 :其睁眼时间分别为 (4 3± 1 1)min、(4 5± 2 8)min、(10 2± 3 8)min ;拔管时间分别为 (9 6± 1 3)min、(10 3±1 5 )min、(15 5± 1 8)min(P <0 0 0 1)。 3组术中MAP总体有下降趋势 ,但C组需升压药处理的病例 (6 0 % )多于S组 (15 % )和B组 (2 0 % ) (P <0 0 1)。结论 SNAPTM和BIS一样都能有效地用于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10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0岁,随机分成五组,Ⅰ组:0.125%Levob;Ⅱ组:0.125%Levob+0.25μg/ml Suf;Ⅲ组:0.125%Levob+0.5μg/ml Suf;Ⅳ组:0.125%Levob+0.75μg/ml Suf;Ⅴ组:0.125%Levob+1.0μg/ml Suf,每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记录开机后4、8、16、20和24h等共5个时点的BP、HR、RR、SpO2以及静息时和咳嗽时VAS等数值、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结果五组病人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和手术结束前硬膜外腔最后一次给药时间基本相同(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4、8、16、20、24h等时间点静息VAS和咳嗽VAS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24h内恶心、呕吐及瘙痒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需追加曲马多辅助镇痛病例数少。各组在4、8、16、加、24h等时间点未观察到血压心率异常变化及呼吸抑制,下肢肌力恢复良好,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级。结论0.5μg/ml Suf是0.125%levob最佳配伍剂量,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可作为妇科术后首选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价值,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96例,随机分为A、B、 C 三组,各 32 例,麻醉诱导期分别予以 0.025、0.05、0.1 mg·kg-1 地佐辛泵注,10 min 后缓慢泵注丙泊酚。比较三种剂量 麻醉方式临床表现差异。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B 组扩宫颈前(T2)、扩宫颈后(T3)、呼之睁眼前(T4)的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的更低,稳定性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B 组、C 组相比较,A 组丙泊酚用 药量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A 组、C 组相比较,B 组苏醒时间最短,组间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 > 0.05)。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3 %,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0.05 mg·kg-1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有效抑制人工流产过程中宫颈扩张、 吸宫等不良刺激,保持生命体征稳定、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且使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镇痛的效应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女性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n=20)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B组(n=20)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T0(麻醉前) 、T1 (手术开始后5 min)、T2 (剥离甲状腺上级时)及T3 (手术结束时)患者的SBP、DBP、HR;计算术中芬太尼、异丙酚累积消耗量;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2、4、8、12 h静息及吞咽活动时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患者镇痛满意度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胃肠道不适等).结果 3组患者麻醉前SBP、DB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点3组患者SBP、DBP、HR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B组、C组在手术开始后各时点的SBP、DBP、HR均较A组升高明显(P<0.01);A组芬太尼、异丙酚、异氟醚累积总消耗量少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2),但活动时VAS评分3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帕瑞昔布钠术前预先给药用于甲状腺手术,可减轻术中心血管反应,缓解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卒中后两周内,发生率为5%~84%。肩痛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以及其康复的积极性和康复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年龄对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和下肢骨科术后病人75例(ASAⅠ-Ⅱ级),年龄22岁-85岁,根据年龄分为A组(22岁-45岁)、B组(46岁-64岁)和C组(65岁-85岁),每组25例。术后三组均经硬膜外导管接通并开启电子镇痛泵,三组药物配伍和PCA给药模式相同:负荷剂量5μg,背景剂量1μg/h,PCA追加剂量2.5μg,锁定时间3 min。记录PCA开机给负荷量后0、4 h、8 h、20 h、24 h和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并计算术后第二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术后4 h、8 h、20 h和24 h等时间点A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8h和20h等时间点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年龄以及伴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椎管内退行性改变是影响小剂量舒芬太尼PCEA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老年病人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少,适宜老年病人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及中青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以及中青年患者各40例,分别随机均分为四组:老年患者均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1组(EA1组)、全麻1组(GA1组),中青年患者均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2组(EA2组)和全麻2组(GA2组)。EA1组及EA2组患者硬膜外分次给予0.75%罗哌卡因,GA1组及GA2组按相同方案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依托咪酯、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于40~50之间及T1于10%Tc水平,观察各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变化。结果四组起效时间、恢复指数及TOFR自然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1组的临床肌松作用时间明显长于GA1、EA2和GA2组(P<0.01或P<0.05),而GA1、EA2组的临床肌松作用时间明显长于GA2组(P<0.05)。EA1组顺式阿曲库铵的总维持用量明显低于GA1、EA2及GA2组(P<0.01)。结论不论老年还是中青年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以及TOFR自然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可延长其临床肌松作用时间,增强其肌松效应,老年患者罗哌卡因增强作用的时效延长,顺式阿曲库铵的维持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已较多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我们通过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