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56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比较各组麻醉药用量,测术后24 h内VAS和BCS,观察拔管前1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3个时点的RS和RSS评分,观察阿片类药物使用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并未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实验组术后2 h、6 h、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同时术后2 h、6 h、12h的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苏醒期T1、T2、T3三个时点的RS低于对照组(P < 0.05),且T2、T3两个时点的RSS高于对照组(P < 0.05);帕瑞昔布钠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早期发热.结论 帕瑞昔布钠作为超前镇痛用于全麻下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及时全面地监测患者是引发围术期麻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保证围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手术科医师、麻醉科医师、患者家属等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减少围术期患者的意外事件、避免发生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是医师的使命。然而,即使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或医患关系紧张仍时有可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缓解矛盾,显然是我们麻醉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而通过加强临床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的苗头并正确处理之,则是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背根神经节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术后持续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200 ~ 250 g,采用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法建立术后持续性痛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5):假手术组(S组)和术后持续性痛组(SMIR组).分别于术前ld、术后1、3、7、12、22和32 d时,测定机械痛阈.上述各时点痛阈测试完毕后,随机取5只大鼠,计数背根神经节小胶质细胞.结果 与S组比较,SMIR组术后3~22 d时机械痛阈降低,术后3~12d时背根神经节小胶质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参与了大鼠术后持续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1μg/kg对唇腭裂修补术患儿苏醒及拔管前后气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先天性唇腭裂患儿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Dex(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以8%七氟醚面罩诱导(8 L/min)入睡后开放静脉,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04 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D组术毕前30 min使用微量泵10 min内泵注Dex 1μg/kg,C组则泵注生理盐水。记录小儿诱导前(基础值,T0)、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 min、术毕前20 min、术毕、拔管时、拔管后(T1~T7)患儿的生命体征(ECG、MAP、HR、SpO2),观察停药至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及不良事件(拔管时是否躁动、需要托下颌、重新气管插管、气道痉挛、氧饱和度最低值),并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T0~T7期间HR、MAP、SpO2变化相似(P>0.05);D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12±4.2)min]与C组[(11±6.0)min]基本一致(P>0.05),但D组需要托下颌辅助患儿概率明显小于C组(P<0.05),D组与C组出现气道痉挛者分别为1例(6.7%)和3例(20%);D组患儿无烦躁,而C组有3例(20%);两组均无需要重新气管插管病例。结论唇腭裂修补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Dex(1μg/kg)对患儿苏醒期具有安静和舒适作用,拔出气管导管过程中患儿无烦躁,可有效地降低气道高敏反应性,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 Dex )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 )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P2X7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3~4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 n=20)。建立TBI模型,Dex组和TBI+Dex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盐酸Dex注射液20μg/kg,对照组和TBI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BI后第7天各组均行Mo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2X7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行为学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BI组比较,TBI+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探索时间延长(P<0.05);TBI组海马IL-1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TBI组P2X7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BI组比较,TBI+Dex组P2X7表达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 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探索时间、海马IL-1β含量和P2X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改善TBI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Dex抑制P2X7活性,进而降低海马区域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曾彦茹  佘守章  曾祝文 《广东医学》2016,(13):2011-2014
目的:探讨颈部高位硬膜外( C5-6)三氧(30μg/mL)联合较高浓度局麻药(1%利多卡因)和较低浓度皮质激素(0.0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n=15),配制治疗液1%利多卡因+0.01%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01%维生素B125 mL。 A组:行颈部硬膜外( C5-6)穿刺,注入治疗液后,缓慢注射30μg/mL三氧5 mL;B组:行颈部硬膜外( C5-6)穿刺,注入相同的治疗液;C组:行颈椎( C6)椎旁神经阻滞,注入相同的治疗液。3组均分别在治疗前30 min和治疗后30 min采用耶格MS-SCOPE肺功能仪行肺功能检查,测量患者VT、BF、MV、FEV1、FEV1%pred、FVC、FEV1/FVC%、PEF、MVV;并于治疗前1 min(T0),治疗后1、5、10、15、20、25、30 min 8个时间点(T0~T7)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2周后第2次治疗。记录治疗前(T0)、第2和第3次治疗前(T8、T9)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点(T10~T12) VAS评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VT、BF、MV、FEV1、FEV1%pred、FVC、FEV1/FVC%、PEF、MV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pO2在T6和T7时点明显优于T0,且明显优于同时点的B组(P<0.05),在T8~T10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在T8~T10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B组,且所有患者均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P<0.05)。结论颈部高位硬膜外(C5-6)三氧(30μg/mL)联合较高浓度局麻药(1%利多卡因)和较低浓度皮质激素(0.0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有效率高,对患者的循环功能无影响,呼吸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上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达克罗宁胶浆对全麻患者在Pentax AWS-S200视频喉镜气管插管临床效应与PACU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 ASAⅠ~Ⅱ级),年龄25~58岁,随机分成两组,P组(n=30),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后在Pentax AWS-S200视频喉镜下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 S组( n=30)涂抹胶浆方法与全麻诱导同P组,使用传统弯形喉镜显露声门经口明视插管;记录患者麻醉前基础值(T0)、插管前(T1)、可视下显露声门时(T2)、插入气管导管时(T3)、气管导管插入后1 min(T4)、3 min(T5)、5 min(T6)拔管前3 min(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3 min(T8)、10 min(T9)各时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在拔除气管时(T10)、拔管后10 min(T11)、30 min(T12)、60 min(T13)、2 h(T14)、4 h(T15)患者的MAP、HR、RR、SpO2、Ramsay镇静评分值及插管与PACU拨管过程中有无低氧血症、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咽喉痛的发生情况,询问对全麻的满意度。结果 S组SBP在T1、T2、T3及T4明显高于P组(P<0.05);S组SBP在T3及T4明显高于P组(P<0.05)。 S组HR在T2、T3及T4时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插管过程中S组插管有5例(16.7%)出现呛咳,P组未出现。 P组T5患者的SBP与HR逐渐恢复平稳,S组T6恢复平稳(P>0.05);P组插管时间比S组缩短50%(P>0.05);两组拔管期咳嗽及烦躁发生分别为3.3%与6.7%(P>0.05);P组术后24 h患者咽喉痛1例(3.3%),与S组4例(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组满意度(100%)与S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喉镜下气管插管患者的应激反应,其中Pentax视频喉镜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比传统弯形喉镜显露法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