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评价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应用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4年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手术病例30例,男3例,女27例;年龄12~ 17.5岁,平均14.3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 Ⅰ b型5例、Ⅰc型5例、Ⅱd1型20例.全部病例均行前路矫形融合手术,植骨方式采用自体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脊柱站立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假关节形成及内置物并发症.[结果]随访4~10.2年,平均6.3年.融合弯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75.1%,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4.6°;固定融合节段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93.2%,末次随访时丢失平均2.1°;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Cobb角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3.1°.13例胸腰段后凸患者术前后凸平均8.3°,术后矫正为前凸平均5.6°,末次随访时保持前凸平均3.7°.全部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并发症.[结论]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能获得并维持良好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矫形,且融合率高、远期矫形丢失少,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1ast growthfactor,bFGF)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llen氏WD(Weight drop,WD)技术,以10 g×2.5 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bFGF治疗组(A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2,4,8,12,24,及48 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100u),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20 μL bFGF;对照组(B组)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后1,3,7,14,28 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凋亡指数(AI),AI=凋亡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计算.结果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A组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57±0.43),(5 38±1.16),(3.43±0.65),(3.38±0.58),(2.63±0.43);B组分别为(7.36±0.68),(13.96±2.74),(9.26±1.03),(7.25±0.73),(5.79±0.57).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A组结论bF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适应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  相似文献   
4.
5.
我科1992-2004年共处理膝关节后脱位合并动脉损伤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37岁,平均31岁。损伤原因:车祸12例,压砸伤3例。就诊时间3~52 h,平均14 h。损伤类型:均为闭合性损伤,动脉完全断裂10例,不完全断裂1例,挫伤栓塞4例。15例均经血管彩超检查诊断为动脉损伤,其中3例行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了损伤类型。2治疗方法在明确诊断后,2例血管内支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系挫伤栓塞,其侧支循环尚可,在血管造影后直接行血管内支架移植重建。先直接溶栓治疗,若合并有血管狭窄,则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然后通过导管置…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2-2004年共处理膝关节后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研究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供肢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48只(Wistar大鼠16只,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各4只Wistar大鼠(供体),8只SD大鼠(受体)。A组:供体肢体离断后移植到受体;B组:处理同A组,术后加用环孢素A(CsA);C组:处理同A组,供体经深低温冷藏处理;D组:处理同C组,术后给予CsA。术后第2、4、6、8周摄X线片,第3周取外周血检测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第8周取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异体肢体移植32例,成功29例。4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分别为:A组(8.0±2.2)d,B组(39.2±0.8)d,C组(14.0±4.2)d,D组(46.2±0.6)d。B、C、D组存活时间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6周可达骨性连接,而A、C组仅1例达骨连接且明显延迟。术后3周B、C、D组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与未移植鼠比值均<2。术后8周外周血IL-2活性,A组最高,C组次之,B、C、D组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和CsA可协同抑制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排斥反应,对急性排斥反应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切吸冲洗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较少见 ,其发病率约为 0 .7%~ 3.1% [1、2 ] ,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 ,治疗较困难。我院自 1994年 7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 12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 ,采用经皮穿刺切吸冲洗治疗椎间隙感染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2 5~ 48岁 ,平均 32 .6岁。感染间隙 L4~ 5 8例 ,L5 ~S1 4例 ,其中 2例术前曾行椎管造影。感染发生时间术后 2天 4例 ,术后 4天 2例 ,术后 7天 5例 ,术后 2周 1例 ,平均 5 .5 5天。临床表现为术后 3~ 14天出现较原来神…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1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四肢砂枪伤 10 1例 ,其中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8例 ,采用神经外膜吻合、神经移植、神经外膜松解及神经束间松解等显微外科技术处理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6例 ,女2例 ;年龄 15~ 39岁 ,平均 2 3.5岁 ,神经损伤长度 3~ 12cm ,其中坐骨神经完全断裂 4例 (缺损 6cm以上 2例 )、不完全损伤 4例 (表现为坐骨神经烧灼痛 )。合并股动、静脉损伤 2例 ,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 ,股骨骨折 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 .5~ 7h ,平均 2 .1h。2 .治疗方法 :8例创面均…  相似文献   
10.
122例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围血管损伤是外科急诊常见的一种损伤 ,重要的血管伤常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及肢体缺血坏死。早期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我科自 1979~ 1998年共处理 12 2例 (147条血管 )血管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 2例中 ,男 86例 ,女 36例 ;年龄 5~ 70岁 ,平均 2 9岁。就诊时间 :10min~ 3个月 ,平均 1h。损伤部位 :颈总动脉 3条 ,锁骨下动脉 3条 ,腋动脉 8例 ,腋静脉 2条 ,肱动脉 2 1条 ,肱静脉 3条 ,头静脉 1条 ,骨间动脉 1条 ,尺动脉 18条 ,桡动脉 2 8例 ,髂总动脉 1条 ,髂总静脉 1条 ,髂外动脉 3条 ,股动脉 2 3条 ,股深动脉 2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