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应用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4年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手术病例30例,男3例,女27例;年龄12~ 17.5岁,平均14.3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 Ⅰ b型5例、Ⅰc型5例、Ⅱd1型20例.全部病例均行前路矫形融合手术,植骨方式采用自体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脊柱站立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假关节形成及内置物并发症.[结果]随访4~10.2年,平均6.3年.融合弯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75.1%,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4.6°;固定融合节段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93.2%,末次随访时丢失平均2.1°;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Cobb角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3.1°.13例胸腰段后凸患者术前后凸平均8.3°,术后矫正为前凸平均5.6°,末次随访时保持前凸平均3.7°.全部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并发症.[结论]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能获得并维持良好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矫形,且融合率高、远期矫形丢失少,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按全国出生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缺陷监测。结果监测的14 962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913例,发生率6.1%;围产儿死亡213例,病死率1.4%;出生缺陷儿死亡113例,病死率12.4%,出生缺陷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53.1%。913例出生缺陷中,城镇占62.8%,乡村占37.2%。孕妇≥35岁者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7.9%)。出生缺陷前5位:先天性心脏病、足内翻、隐睾、肾发育异常和外耳其他畸形。结论围产儿出生缺陷病种多,影响因素多样化;加强产前筛查,努力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术(TVH)的术前病例选择参考要素、术中操作要点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和/或腺肌病手术指征的TVH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耗时与子宫的大小呈正相关,是否进行附件处理和/或阔韧带肌瘤切除,与手术耗时亦呈正相关;手术耗时与患者年龄、盆腹腔手术史、孕产史次数的关联性均不显著。结论 对于子宫活动度好的非脱垂子宫(子宫≤16孕周),若附件肿物直径≤6 cm且为非恶性病变,TVH术式较安全,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1ast growthfactor,bFGF)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llen氏WD(Weight drop,WD)技术,以10 g×2.5 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bFGF治疗组(A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2,4,8,12,24,及48 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100u),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20 μL bFGF;对照组(B组)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后1,3,7,14,28 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凋亡指数(AI),AI=凋亡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计算.结果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A组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57±0.43),(5 38±1.16),(3.43±0.65),(3.38±0.58),(2.63±0.43);B组分别为(7.36±0.68),(13.96±2.74),(9.26±1.03),(7.25±0.73),(5.79±0.57).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A组结论bF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骨化三醇(1,25-二羟维生素D;简称:VD5)在抑制肢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肢体移植模型.随机将受者分为4组,每组12只.(1)对照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仅以15 ml·kg-1·d-1.生理盐水灌服.(2)他克莫司(FK506)组:将FK506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5 mg/ml,术后前2周的用量为1.0 mg·kg-1·d-1,术后第3周起,每周灌服2次.(3)VD3组:将骨化三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125 μg/ml,术后用量为2.5μg·kg-1·d-1,连续灌服4周.(4)VD3+FK506组:术后联合应用骨化三醇及FK506,用药方法和用量与FK506组和VD3组相同.术后观察各组受者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对照组、FK506组、VD3组以及VD3+FK506组肢体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别为:(3.50±0.50)d、(13.13±1.50)d、(10.63±0.38)d和(29.25±0.63)d;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分别为:(8.50±0.50)d、(26.25±1.50)d、(17.25±0.38)d和(62.00±0.63)d;与对照组比较,VD3组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3+FK506组抗排斥反应效果更佳,与FK506组和V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3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VD3+FK506组又明显低于VD3组和FK506组(P<0.01).结论 骨化三醇能明显减轻同种肢体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骨化三醇与FK506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成为骨科的常见症和多发病。 1934年自 Mister和 Barr首次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成功地施行了第一例椎间盘手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开展。传统的椎间盘手术是采用“开窗”法、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进行髓核摘除术 ,自 1993年 11月~ 2 0 0 2年 7月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切吸术这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8例 ,男性 10 2例 ,女性 6 6例 ;年龄16~ 6 6岁 ,平均 38.5岁 ;…  相似文献   
7.
下腰段硬膜囊内碘水造影是直接显示马尾神经和脊神经根的方法,已为腰腿痛病人、有(或没有)神经根功能障碍、症状,确定诊断或选择治疗决策的一有实用价值的方法。随着造影药物的不断更新,造影更为安全可靠。造影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还提示许多有意义的新认识,今就我们400例造影(其中230例已  相似文献   
8.
腰椎疾病病人中,并有间歇性跛行症状时,还有一定临床特点。今报告并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腰椎病204例,并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自1969年Hamdi首次报道L2浆细胞瘤和转移性腺癌行椎体肿瘤切除、假体替代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报道的人工椎体模型,经过一系列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发现,对不同脊柱节段的椎体骨折、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选择、术中放置人工椎体位置的差异,乃至辅加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均可对脊柱重建术后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应用在人工椎体上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