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平消胶囊+拓扑替康(TopotecanTPT)+顺铂(DDP);对照组43例,单用TPT+DD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对照组51%,治疗组白细胞在第2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在第3周恢复正常,2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治疗有明显增效作用,可降低血液学毒性。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完整胸胃的排空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保留完整的胸胃在未附加幽门引流术的情况下,对半固体食物的排空过程,探讨完整胸胃的排空规律。方法2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分2组,近期术后组(12例)和远期术后组(8例),另设对照组(健康成年人10例)。观察不同时期病人,在进食试餐后120min内不同时间点的胃排空率(GER)和0~30min及30~120min的胃排空速率(GEV),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近期术后病人的GER与术前相比,餐后5~100min明显快于术前(P<0.05);120minGER无差别(P>0.05);近期术后病人餐后GEV:0~30min加快而30~120min延迟,两个时间段的GEV比较差别显著(P<0.001);远期术后与近期术后病人的GER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近期术后大部分病人的胸胃对半固体食物排空呈双相,但120min总排空率与术前相比无差别;远期术后病人胸胃对半固体食物的排空与近期术后无差别,食管癌病人手术时不需要常规附加幽门引流术。  相似文献   
3.
<正> 患儿男,2岁。1年前无诱因喘憋流涕,当时家长未在意,10天后发热达39℃,在当地医院就诊,透视发现右肺中上野有一巨大薄壁大泡。住院静点红霉素治疗7天,热退,喘憋好转,自动出院。出院后病人时有喘憋、低热(体温不详),自服复方新诺明等药,症状可缓解。近半年来,右侧胸廓较左侧逐渐隆起,为进一步确诊,于1989年6月19日入院。患儿为头胎顺产,新法接生,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实验组采用喉罩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监测并记录各组诱导前(T0)、诱导插管时(T1)、手术实施时(T2)和苏醒拔管时(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及血糖指标,并记录患者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如有无咽痛、声音嘶哑和恶心等。结果喉罩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刺激小,术后进食、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咽部、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少于插管组。结论喉罩通气静脉麻醉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操作简易、安全性好、无插管相关并发症及单肺通气肺部损伤,符合手术-麻醉整体微创发展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和认识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4例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其中肌瘤10例,肉瘤4例。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不适和反复黑便,无吞咽困难和梗阻。术前造影和胃镜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平滑肌肉瘤预后不佳。贲门胃底平滑肌瘤和肉瘤的区别主要在病理上核分裂数、瘤细胞坏死以及临床上肿瘤大小,而手术切除范围并不明显影响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模型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Y-FRA21-1、SCC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12周龄食道肿瘤SD大鼠通过建立食道肿瘤模型,应激组(50只)以国际通用的五种应激模式每组10只分别进行应激,共4周。对照组(10只)正常饲养。在应激实验开始前、每周应激后以及应激结束后1周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食道肿瘤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Y-FRA21-1、SCC表达的变化,进行肿瘤变化评价。结果应激组在实验开始到最终共检测六次。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应激三周后开始CD3+、CD4+、CD4+/CD8+及CEA、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应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复合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应激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34-5p(miR-134-5p)、miR-34a、趋化因子20(CCL20)对于预测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接受24个月的电话或门诊随诊检查,其中出现复发的患者61例(复发组)、未出现复发的患者29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前的miR-134-5p、miR-34a、CCL2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三项指标与NSCLC患者根治术后复发风险关系。结果 复发组患者术前的血清miR-134-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组患者术前血清miR-34a、CCL2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TNM分期≥Ⅱ期患者占比75.41%,高于对照组的51.72%,复发组患者肿瘤低分化患者占比42.62%,高于对照组的17.24%,复发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62.30%,高于对照组的37.93%,复发组患者切缘阳性患者4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壁及颈部转移瘤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剂量、放射有效范围等利用TPS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最佳数量,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薄扫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 8例胸壁转移瘤及12例颈部转移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所有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9例患者肿瘤完全缓解(CR),6例患者肿瘤部分缓解(PR)缩小>50%,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50%),总有效率(CR+PR)75%(15/20).2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疗效确切,B超引导下粒子植入具有实时监视、定位准确、方法简单、无放射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模式及脑死亡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28年英国的哈维发表的《心血运动论》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标志着近代医学的开始,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它立足于生物科学基础之上,认为每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出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手段。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