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组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口服给予APP/PS1 转基因小鼠药物组合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90 d 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小鼠脑中的Aβ沉积;应用AlphaLISA 技术检测小鼠中枢以及外周血中的Aβ含量;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和脾细胞上清液中淋巴细胞亚型;应用放射免疫和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小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和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中的相关激素水平。结果:药物组合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降低海马中的Aβ沉积以及Aβ1–42 水平,显著抑制外周血中促炎因子IL-1β、IL-23、GM-CSF、TNF-α、NF-β和eotaxin 的分泌,并促进抑炎因子IL-4 和G-CSF 的分泌。同时,药物组合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加CD4+,CD28+ T 细胞的数量,降低CD4+,CD25+,Foxp3+ T 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HPA 轴中ACTH、HPG 轴中GnRH 和LH 的水平。结论:药物组合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够改善APP/PS1 转基因小鼠紊乱的免疫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衡,进而改善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病理损伤,提示吲哚美辛与阿托伐他汀的组合有可能成为防治AD 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六味地黄汤全方(LW)及其拆方三补(地黄、山茱萸、山药)和三泻(茯苓、泽泻、牡丹皮)对快速老化小鼠(SAM)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灌胃给予SAM亚系小鼠(SAMP8)LW(10g/kg)、三补(6.4g/kg)和三泻(3.6g/kg),每日1次,连续60d;抗快速老化亚系小鼠(SAMR1)作为对照。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脾脏CD3+、CD4+、CD8+、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与SAMR1组相比,SAMP8组经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能力、脾脏CD3+、CD4+细胞百分率、CD3+/CD19+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而CD19+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灌胃给予LW全方及折方对上述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LW对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能力、CD3+和CD19+细胞百分率、CD3+/CD19+比值、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改善作用优于三补和三泻;三补对升高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能力优于LW和三泻,对脾脏CD3+和CD19+细胞百分率、CD3+/CD19+细胞比值及CD4+细胞百分率的改善作用优于三泻;三泻升高CD4+/CD8+比值的作用优于三补。结论 LW可显著改善SAMP8低下的T、B淋巴细胞功能,纠正脾脏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其作用优于单独应用三补和三泻;三补和三泻对SAMP8的免疫改善作用各有侧重,三补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三泻则可能着重于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本研究提示LW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是三补和三泻相互协调综合作用的结果 ,该结果为揭示LW配伍规律及其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4基因(HLA-DR4)相关遗传因素、瓜氨酸化现象、调节性T细胞等因素有关[1],同时也与免疫球蛋白IgG的末端半乳糖残基丢失密切相关.新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RA中除半乳糖残基的改变外,还存在其他蛋白质的多种糖基化改变.说明蛋白糖基化改变在RA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内参对照法,用于检测眼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大小。方法通过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采用荧光素钠染色,圆形标尺做内参照,数码相机拍照与Image-pro plus(IPP)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上皮缺损面积。结果成功复制了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并用数码相机记录不同拍摄条件下的照片。IPP软件分析发现,正面拍摄照片两批次的测定均值分别为40.3 mm2和40.7 mm2,与实际上皮缺损面积40.7 mm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改变拍摄距离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改变拍摄照片的角度使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值。结论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适合于多种不规则表面积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模型)并观察其关节炎症和血清中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于第0天和第10天分2次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以诱导大鼠CIA模型,应用足爪肿胀容积测定仪动态观察关节肿胀度,采用0~7级关节炎评分法进行关节炎评分,应用组织病理学、X线影像学动态观察踝关节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方法动态检测血清中多种抗体.结果:CIA模型大鼠免疫后第12天即出现踝关节肿胀,第23天达高峰,持续至第72天(动物处死);X线检查显示:免疫后第30天,软组织明显肿胀,踝关节骨骼结构排列紊乱,间隙不清,可见囊性骨吸收和骨侵蚀;第60天后踝关节骨骼结构排列更加紊乱,骨质疏松和新骨形成并存,提示侵蚀性慢性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第72天踝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显示较明显的慢性关节炎症.血清中总IgG,IgM型类风湿因子(RF),IgG型RF和Ⅱ型胶原抗体于免疫后第15天均明显升高,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应用牛Ⅱ型胶原成功制备大鼠CIA模型,免疫后第12天即加强免疫之后即出现关节炎症的病理变化,至少可持续至第72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OD 模拟剂AEOL-10150 在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上的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8 月龄SAMR1 小鼠,雌雄各半,每周皮下注射AEOL-10150(2 mg·kg-1)1 次,连续给药直到动物死亡。采用Morris 水迷宫,新物体识别,筑巢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脑组织中DCX+ 神经元的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和ROS 水平。细胞因子水平用Luminex 法测定。结果:AEOL-10150 能延长SAMR1 小鼠的平均寿命,但对最大寿命没有明显影响。此外,AEOL-10150 能显着提高老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但不能增加下丘脑MBH 区和海马DG 区DCX+ 神经元的数量。我们进一步观察了AEOL-10150 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AEOL-10150 能显著延缓造血干细胞的消耗,调节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其中,AEOL-10150 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浆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相关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7 的水平。结论:AEOL-10150 具有抗衰老作用,其抗衰老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力及抑制SASP 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研究六味地黄汤活性部位CA-30 防治AD 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筑巢试验观察小鼠的日常活动执行能力,微弱光线旷场检测小鼠的自主活动度,Morris 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实验分别观察CA-30 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和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中相关激素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MP8 的老化度评分显著升高,自主活动性、筑巢能力、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均显著降低。给予CA-30 能够明显改善其老化征象,提高其自主活动度、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同时,与正常对照相比,SAMP8 的神经内分泌
免疫调节(neuroendocrine immunomodulation,NIM)网络平衡失调,给予CA-30 对其NIM 网络平衡失调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CA-30 能够显著降低SAMP8 小鼠HPG 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分泌水平,增加外周血中B 细胞(CD19+)的表达量,减少抑制性T 细胞(CD3e+,CD8a+)、调节性T 细胞(CD4+,CD25+)和活化T 细胞(CD3e+,CD25+)的表达量,此外,CA-30 还能纠正抗炎细胞因子IL-4、IL-5 水平的降低,从而改善SAMP8 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与正常对照相比,SAMP8 的菌群物种丰度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CA-30 能够显著改善SAMP8 在5 个层级水平上的菌群物种紊乱,调节百分比分别为:门12.5%、纲28.6%、目25%、科27.8%、属13.8%,提示给予CA-30 能够改善SAMP8 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结论:六味地黄活性部位CA-30 能够改善快速老化型AD 模型小鼠SAMP8 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调节肠道菌群以及NIM 网络平衡,提示CA-30 有可能成为防治AD 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8.
LW-AFC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LW-AFC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ip给予环磷酰胺(CTX)0.02g·kg-1,连续10d,制备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六味地黄(LW)浓缩丸(1.4g·kg-1)和LW-AFC(0.2,0.4和0.8g·kg-1)组小鼠在每次给予CTX后ig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0d。监测小鼠体重,以及胸腺和脾脏重量变化,并计算胸腺和脾脏系数;[3H]TdR掺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法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8-和CD4-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并计算CD4+/CD8+T细胞亚群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胸腺和脾重量及其系数明显降低,体重增长显著缓慢;LW和LW-AFC对小鼠体重增长缓慢、胸腺重量及其系数降低无明显改善作用;LW-AFC0.2g·kg-1对CTX导致的脾重及系数降低有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自发增殖反应、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3H]TdR掺入值由正常对照组的6115±441,19432±1778和(23345±7296)cpm分别降低为2741±340,9210±1387和(3983±263)cpm;与模型组比较,LW-AFC0.8g·kg-1对脾淋巴细胞自发增殖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LW浓缩丸和LW-AFC对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H]TdR掺入值分别为13996±5161,27550±2356,15427±1444和(27333±1701)cpm;对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降低无改善作用,甚至低于CTX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由正常对照组的(39.5±0.5)%降低为(37.0±1.0)%,LW和LW-AFC明显促进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0.9±0.6)%,(39.7±0.8)%,(42.4±0.5)%和(39.8±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CD3+,CD4+CD8-和CD4-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无明显变化;LW浓缩丸和LW-AFC可使CTX导致的升高的CD3+,CD4+CD8-和CD4-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并可明显降低CD4+/CD8+比值。结论 LW-AFC对CTX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GE64排螺旋CT胸痛三联征扫描方案对急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GE64排螺旋CT胸痛三联征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80例急性胸痛患者影像数据,对患者的主动脉、肺动脉、肺部等各个组织结构进行重建并结合临床诊断,同时对图像质量进行等级评分。结果 80例患者中,63例患者为心血管源性胸痛,其中37例患有冠状动脉病变, 14例为主动脉夹层,10例为肺动脉栓塞,2例为心包炎;9例为非心血管源性胸痛,其中4例为气胸,3例为胸膜炎,1例为食管疾病,1例为肺部感染;8例(10%)患者未见异常。结论 应用GE64排螺旋CT可以及时、准确的提示急性胸痛患者病因,对于该类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芥子气[bis(2-chloroethyl) sulfide, sulfur mustard, SM]是一种强效化学战剂,其作用机制复杂,尚无特效解毒剂。研究芥子气的中毒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关键。氧化应激作为芥子气中毒后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改变,是芥子气产生毒性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相应生物标志物的观察和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氧化应激在芥子气中毒中的作用,从而对揭示芥子气中毒机制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产生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芥子气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