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李阳  王于昌  彭海文  董希杰  刘国栋  王伟  闫红  杨帆  刘丁  敬慧丹  解雨  汤曼力  陈娴  高伟  郭庆山  唐朝晖  唐昊  何炳灵  毛庆祥  王震  白祥军  陈大庆  陈海鸣  刀敏  都定元  冯皓宇  冯珂  高翔  何武兵  胡培阳  胡熙  黄刚  黄光斌  姜伟  金红旭  孔来法  李贺  李连欣  李湘民  李新志  李怡飞  李子龙  刘慧敏  刘长剑  马小刚  潘春球  潘晓华  彭磊  屈纪富  任前贵  桑锡光  邵标  沈印  孙明伟  汪方  汪娟  王军  王文楼  王志华  吴旭  肖仁举  谢扬  徐峰  杨新文  杨越涛  姚永坤  尹昌林  郁毅刚  张可  张兴文  章桂喜  赵刚  赵小纲  朱晓松  朱延安  朱长举  李占飞  张连阳 《中华创伤杂志》2023,(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 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 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 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 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 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韦氏记忆量表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记忆的变化。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价20例PTSD患者(PTSD组)、20例经历创伤但未发生PTSD者(非PTSD组)和20例没有经历重大创伤事件的正常对照(对照组)的记忆特征。结果:首次测量,PTSD组与对照组在经历、图片记忆、视觉再认、联想记忆、触觉记忆、理解记忆和背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SD组与非PTSD组触觉记忆、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PTSD组在经历、联想记忆、触觉记忆、理解记忆及背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5 d后再次测量,与第1次测量比较,图片记忆、视觉再生、联想记忆、理解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TSD患者在记忆、再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甲状腺穿刺物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联合细胞学诊断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标本114例,具有完整的细胞学诊断、BRAF V600E突变检测及术后组织诊断结果,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一般临床特点的关系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与细胞学诊断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可行性。结果:114例甲状腺穿刺标本中有70例(61.4%)出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在年龄≤60岁患者中明显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在细胞学诊断不同类别标本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1,P<0.001);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由85.33%提高至94.67%,诊断准确度由85.09%升高至91.23%。结论:甲状腺穿刺物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联合甲状腺穿刺细胞学诊断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阶段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miRNAs表达及其靶基因在认知障碍中作用.方法 在GEO数据库获取与阿尔茨海默发病前阶段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表达谱的相关芯片数据,通过GEO2R分析出差异miRNAs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再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GO、KEGG及PPI分析.结果 按P<0.05,|log f...  相似文献   
5.
背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之一。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收集脑卒中危险因素,并在入院后3~5 d、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发病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类型、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方案是入院后3~5 d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病后1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方案是发病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只有在不同时期关注不同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做到患者全病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高复发、高致残的重性精神疾病,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仅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且改善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的效果甚微,故早期、综合、全程管理患者,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绿洲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5),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对照组患者入组后给予常规诊疗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入组后在常规诊疗模式干预基础上接受全病程管理模式干预,所有患者入组后持续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及入组3、6、12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用药依从性评估(仅限已出院患者),出院后评估复发率。疗效评估: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精神症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复发率(仅限已出院患者)评估临床疗效;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以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及PANSS、ADL、SDSS、MMAS-8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研究组6、12个月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PANSS总分、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12个月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ADL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入组且出院后持续观察3、6、12个月时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入组且出院后持续观察12个月时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同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