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595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13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确定NLR、PLR的临界值,分析NLR、PLR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选取NLR=3.25和PLR=122作为临界值。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N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7、<0.001;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PLR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1、0.035、<0.001、<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1.627 ,95% CI:1.030-2.568,P=0.037)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HR:1.785,95% CI:1.216-2.622,P = 0.003)、TNM分期(HR:2.094,95% CI:1.231-3.560,P = 0.006)、PLR(HR:1.833,95% CI:1.257-2.674,P = 0.002)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可作为评估经根治性手术治疗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3.
1孕产妇的心理特征 妊娠及分娩是一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非常时期,在孕期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形成孕妇独特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应缴,并随着临产的逐渐加重并延续到产时。分娩虽然是一自然生理过程,然而在人类,几乎没有一位女姓能够在整个妊娠及分娩期间能够轻松地始终保持往常的的平静。尤其是首次妊娠的妇女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变化,在确知怀孕及至临盆,妊娠及分娩的妇女会处于应激状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后的在体MRI观察。方法:分离、获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SPIO标记MSCs;制作PD模型,SPIO标记的MSCs移植到PD大鼠右侧纹状体区,应用MRI在体观察脑内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和迁徙情况。结果:体外SPIO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普鲁蓝染色阳性;脑内移植SPIO标记MSCs的PD大鼠磁共振T2和T2GRE扫描检查显示在移植区呈低信号改变。随时间的延长,移植区信号向周围扩大。脑纹状体区的铁染色也可见SPIO标记MSCs从移植部位向四周迁移。结论:SPIO可用于体外标记MSCs,通过MRI技术可以对标记细胞脑内移植后进行初步的活体示踪,有利于MSCs移植治疗PD后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MRS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以压电传感阵列技术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64株葡萄球菌标本,对其耐药标志基因mec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基因femA增后应用压电传感器阵列进行检测,并以PCR电泳检测作参照,与目前采用的常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感器分析与PCR电泳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而此两种方法与常规培养加药敏法比较。结果略有差异。所有64株葡萄球菌中,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ecA为阴性,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mecA为阳性,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性葡萄球菌(MRCNS)的mecA为阴性;2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的mecA为阳性。结论:以压电传感阵列技术同时检测femA基因和mecA基因,既可鉴定出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又可判断其耐药类型,能为危重病人感染MRSA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恰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首创的头30年里,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哪些颈内动脉疾病患者适合这一手术.最近,从7项临床随机试验中得出了哪些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适合行CEA的结论.对于颈内动脉狭窄70%以上的患者,卒中的危险性最大,手术的益处也最大.在这些研究中,CEA对以下患者最有益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外联合病灶和无侧支循环且除此之外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下列患者虽然能从手术中获益,但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较高广泛白质疏松、对侧颈内动脉闭塞和腔内有血栓者.狭窄50%~69%的患者较少获益,包括女性和仅有一过性单眼盲在内的一些患者行CEA甚至可能有害.腔隙性卒中和一侧颈内动脉接近闭塞的患者有手术指征,但益处不大;狭窄<50%的患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在最大的一项无症状患者随机试验中,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非常小(1.5%),但要在2年内防止1例卒中发生需要相当多的病例(83例)接受CEA治疗.以后的文献报道围手术期危险性较高(2.8%~5.6%).近一半无症状患者的卒中是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疾病所致.这些局限性抵消了任何潜在的益处.其他试验正在进行,并可能确认哪些无症状患者亚组可从手术中获益.同时,大多数无症状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诊断治疗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行颈动脉压迫法治疗。其中13例1次栓塞,25 例行2次栓塞,17例行3次栓塞,5例行4次或多次栓塞,结果:治愈36例,好转25例,4例无效,无一例死亡,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其发病部位,静脉引流类型密切相关,颈动脉压迫法及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戳口抽剥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舜玖  罗恩钊 《上海医学》1997,20(9):530-532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含量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为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送检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采用Green改良法检测NO和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配有30例正常对照。结果结果表明:脑梗死早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急性期NO含量增高,并超过正常对照,而SOD含量进一步下降;脑梗死稳定期后,NO含量有所下降,接近正常水平,SOD含量增高,但仍低于正常。结论据上述结果提示,NO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具有细胞毒性和组织保护双重作用,为临床寻求一种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体经络静电荷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啼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61×10^-13C),经脉失衡度〈9.06%;而在病理状态下(胃疾患)454例,经脉负电性小于正常人,失衡度在足三里穴达24.09%,稳定性差。又以胃电图离度(CV)分析,正常人空腹时,CV〈20-30%。胃疾患者CV〉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