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垂体瘤细胞系RC 4B/C细胞ACTH分泌的调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培养的垂体瘤细胞系RC 4B/C细胞的培养液中的ACTH浓度 .结果 :IL 2 (1× 10 4~ 5× 10 5U·L-1)促进RC 4B/C细胞分泌ACTH ;蛋白激酶A的抑制剂H 9(1μmol·L-1)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tyrphostin2 3 (1μmol·L-1)均可显著性抑制IL 2的促ACTH分泌作用 .结论 :IL 2可促进RC 4B/C细胞分泌ACTH ,该作用与蛋白激酶A和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样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垂体前叶中的存在和分布.方法:用抗入IL-8多克隆抗体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存在IL-8样免疫阳性物质;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大鼠垂体前叶的浅层区域;大鼠出生3d内已有免疫阳性物质存在,在15d左右形成其分布规律;IL-8样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GH细胞.结论: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稳定性存在IL-8样免疫阳性物质,提示IL-8可能影响垂体前叶细胞增殖和(或)激素分泌,从而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2对培养的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人乳腺癌Bcap 3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Bcap 37细胞进行了以下实验 :用MTT比色法 ,测定IL 2对该细胞增殖的剂量效应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其表面IL 2的表达 ;用RT PCR技术 ,检测该细胞中IL 2Rα、β和γmRNA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 ,观察IL 2对该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DNA含量的影响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检测IL 2对该细胞内Ca2 + 水平的影响。结果 :IL 2 (1× 10 5~ 1× 10 6U/L)可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Bcap 37的增殖。培养的Bcap 37细胞可分泌IL 2并表达IL 2Rα、β和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ap 37细胞中DNA的含量发现 ,IL 2 (1× 10 5U/L)可提高该细胞由G1期进入G2 和S期的比例。激光共聚焦法检测到IL 2 (1× 10 5U/L)可使Bcap 37细胞内的Ca2 + 浓度降低。结论 :IL 2参与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调节 ,其促增殖作用与该细胞上IL 2受体的表达 ,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和Ca2 + 浓度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钟延清  金伯泉 《医学争鸣》1998,19(6):698-701
检测白细胞介素-8样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垂体前叶中的存在和分布。方法用抗人IL-8多克隆抗体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存在IL-8样免疫阳性物质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大鼠垂体前叶的浅层区域;  相似文献   
5.
白介素8受体免疫阳性细胞在大鼠消化道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白介素-8受体(IL-8R)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消化道的存在和分布。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只2-3mo龄雄性SD大鼠胃肠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IL-8R免疫阳性物质广泛分布于正常大鼠消化道管壁的粘膜层内,细胞形态不一,大部分呈柱状或锥形,散在分布于腺上皮间。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散在于粘膜固有层内。结论 首次证明IL-8R分布于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提示IL-8在消化道局部可能具有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他莫西芬促进HeLa 宫颈癌细胞系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他莫西芬(tamoxifen, TAM)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应用生长曲线测定、MTT、流式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 结果: TAM(1×10-7mol*L-1)使HeLa细胞的生长曲线向上移动;TAM(1×10-8~1×10-6 mol*L-1)可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TAM(1×10-6 mol*L-1)促进细胞G1/S期转化,并显著促进细胞内Ca2+释放. 结论: TAM可能对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胞内Ca2+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髓磷脂蛋白活化的淋巴细胞对神经元的直接攻击作用并进一步鉴别攻击神经元的淋巴细胞类型。 方法:实验于2006—02/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形态学实验室完成。将髓磷脂蛋白肽段活化的反应性淋巴细胞与人脑神经元混和培养,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淋巴细胞对神经元的攻击作用,并确定对神经元起攻击作用的淋巴细胞的亚型。 结果:由髓磷脂蛋白活化的淋巴细胞对神经元有明显的黏附和攻击作用,可使神经元的细胞膜和髓鞘产生损伤,导致神经元变性。CD4^+细胞,CD8^+T细胞和NK等细胞共同参与了对神经元及髓鞘的损伤过程。 结论:髓磷脂蛋白活化的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等淋巴细胞对神经元有直接攻击作用,这种直接作用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症早期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大鼠垂体前叶中是否有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并明确其组织定位,以及卵巢切除(OVX)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 雌二醇组(OVX E)、卵巢切除 油剂组(OVX O)和假手术组(SO),取垂体前叶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以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垂体前叶细胞中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结果:IL-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仅分布于前叶,在中叶和后叶则未见.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VX组和OVX O组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多;而OVX E组IL-2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我们首次报道IL-2在大鼠垂体的组织定位,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可明显上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以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MS的一系列症状的产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髓鞘缺失有关。所以,针对MS的治疗和科研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减轻炎症、阻止髓鞘破坏和促进髓鞘修复而展开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类型的MS中,单纯的炎症和脱髓鞘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刘亚莉  钟延清  朱运龙  迟素敏 《医学争鸣》2007,28(19):1750-1752
目的:观察Leptin受体(OB-R)在大鼠GH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Leptin对GH3细胞leptin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Leptin受体3种亚型在大鼠GH3细胞中的表达,半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的变化. 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大鼠GH3细胞上有Leptin受体3种亚型的表达,包括通用型受体OB-R,短型受体OB-Ra及长型受体OB-Rb,且leptin可上调大鼠GH3细胞Leptin受体mRNA的表达,其受体OB-Ra和OB-Rb mRNA表达分别增加至(154±11)%和(188±9)%. 结论:Leptin可能通过其在GH3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直接调控GH3细胞的功能,影响GH3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