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52例脑梗塞患者用葛根素治疗,并与对照组5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4.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个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familial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FIBGC)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8个FIBGC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头颅CT及MRI改变、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与患者基底节钙化体积(the volume of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VBGC)的关系。结果家系患者和健康成员血清钙、铝、砷、钴、镁、磷、铁、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个家系包括两个近亲结婚的家系均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受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大小相关;精神症状的患者有无症状与VBGC的大小无关;运动受损与精神症状的患者间发表年龄(43.954±2.473 vs.31.319±10.156 y,t=4.438,P=0.001)和VBGC(1.748±0.622 vs.0.392±0.276 cm3,t=2.518,P=0.02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8个FIBGC家系患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运动受损的患者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大,发病年龄较晚;精神症状的患者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小,发病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脑内巢蛋白(Nestin)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动脉夹夹闭左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SCs治疗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天、4天及8天经尾静脉注射MSCs(1×106)后分别在缺血再灌注3天、7天、14天的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前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estin和GFAP的表达情况;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MSCs干预组在缺血10min后再灌注3d、7d、14d时,大鼠脑组织中Nestin和GFAP的表达增强,相同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s可激活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保护神经元,促进其修复,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乐眠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慢性紧张性头痛(CTT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CTTH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百乐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8d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焦虑(HAMA)量表评分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年限,治疗前VAS、HAMA及HAMD及脱落病例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8d后VAS[(5.40±1.13)VS(3.34±1.34)]、HAMAE(9.43±1.27)VS(8.06±1.29)]及HAMDF(7.10±1.27)VS(5.10±0.97)]的减分值变化均有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药物副作用经TESS评定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2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2,P〈0.05)。【结论】百乐眠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CTTH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脑梗死大鼠脑内NGF、BDNF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移植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移植组于成模后1d、4d经尾静脉移植2×10^6UCBMSCs,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PBS,移植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3d、7d、14d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计数梗死灶周边区域NGF、BDNF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移植后3d对照组、移植组脑内NGF、BDNF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移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d、14d逐渐下降,14d时两组比较元明显差别,大鼠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移植UcBMSCs促进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但神经功能修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个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FIBGC)家系的临床特点及遗传规律。【方法】收集8个 FIBGC 家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运动受损组和精神症状组,绘制家系图,分析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基底节区钙化的体积,总结遗传规律。【结果】8个家系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的性别比:男/女=4/4;患者的性别比:男/女=18/17,两组先证者人数构成比:运动受损/精神症状=4/4,运动受损组与精神症状组性别比(男/女)无显著性差异[(3/1)vs (1/3),P >0.05]。两组先证者的发病年龄[(43.00±3.16)岁 vs(29.50±6.95)岁]和基底节区钙化的体积[(1.526±0.679)cm3 vs(0.233±0.114)cm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特点:患者均表现为一个系统损害的症状,运动系统受损或者精神症状。以运动受损的4个家系其他成员发病的症状也以运动受损为特点,精神症状为主的4个家系仅5人有精神症状,其他成员均没有临床症状。【结论】FIBGC 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以运动受损的患者其病情严重程度与基底节区钙化病灶的大小相关,且发病年龄较晚,家系成员临床症状具有遗传性;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患者其基底节区钙化病灶小,发病年龄早,家系成员临床症状遗传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移植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移植组于成模后1 d、4 d经尾静脉移植2×106 UCBMSCs,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PBS,移植后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卒患者中焦虑及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估与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脑卒中患者中,51.69%的患者存在抑郁,39.33%的患者存在焦虑,38.22%的患者有焦虑抑郁共病(post-stroke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PSCAD)。其中,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神经功能缺损可以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病情,但没有发现性别、经济能力与焦虑或抑郁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情感障碍发生率,值得非精神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9.
临床核心能力指每1个合格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病患照护能力、医疗专业知识、自我学习与改善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敬业精神和伦理素养、群体保健等[1].通过临床实习培养核心能力是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国内一些西医院校在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但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医药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增设了部分西医专业,由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与西医院校有一定差距,在医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79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及培养,并对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64%,革兰氏阳性菌10.11%,真菌2.25%。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4.72%)、肺炎克雷伯菌(19.10%)、铜绿假单胞菌(17.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99%)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结论 H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同时也应注意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