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对胃癌微环境中多形核髓系来源抑制细胞(PMN-MD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以Transwell小室将胃癌细胞与PMN-MDSCs非接触共培养建立胃癌微环境模型,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筛选0.63 g·mL-1复溶液制备而成的0~100%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的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0 mg·L-1)及半夏泻心汤组(26%、18%、10%含药肠吸收液),采用CCK-8法检测PMN-MDSCs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PMN-MDSCs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MN-MDSCs胃癌微环境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作用24、48 h,与空白组比较,5%、50%、75%、100%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对PMN-MDSCs的抑制率均有升高((P<0.05,P<0.01),作用72 h,除50%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对PMN-MDSCs的抑制率低于48 h(P<0.01),其余浓度各自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40%,说明18%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在48 h为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MN-MDSCs的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组PMN-MDSCs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以半夏泻心汤组(26%含药肠吸收液)最为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MN-MDSCs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组、半夏泻心汤组PMN-MDSCs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奥沙利铂组、半夏泻心汤组(10%含药肠吸收液)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含药肠吸收液能通过调控胃癌微环境PMN-MDSCs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及Bcl-2的表达,诱导PMN-MDSCs凋亡。  相似文献   
2.
"清透法"组方配伍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透法”系外感热病常用治法之一,其基本法则即“热者寒之”。组方配伍法则为邪犯卫表,清解宣透;邪入气分,轻清宣散;热入营血,散瘀透热。应用时应注意兼挟并顺应脏腑。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证与方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中医证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多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在中医证的研究中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1-5],提出了一些科学假说[  相似文献   
4.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西医治疗UC急性期多用激素配硫唑嘌呤,缓解期用柳氮磺吡啶及对症治疗,但是本病易反复,长期应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对人体伤害很大~[1]。UC在中医治疗方面存在优势,其在中医上病名为"泄泻""肠僻""大瘕泄"等范畴,多由于感受湿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或者是劳倦过度,导致脾胃虚弱,湿从中生,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由于该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采用常规的现代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但西药治疗始终无法摆脱并发症增多、副反应发生率高及疗效减退等弊端,且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单纯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性低,用药无固定性,临床较难把握。通过总结古今医家的治则治法,归纳整理中医临床对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及证治规律,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癌来源外泌体(Exo)诱发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提取人胃癌NCI-N87细胞外泌体(NCI-N87-Exo),采用透射电镜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用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Dil)标记。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13.5,27,54 g·kg-1)。空白组将HMrSV5细胞单独培养;模型组在HMrSV5中加入的NCI-N87-Exo (100 mg·L-1);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10%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4,48,72 h时HMrSV5细胞对NCI-N87-Exo的摄取情况,72 h后观察HMrSV5细胞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MrSV5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9(CK19),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弹性蛋白(Elas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磷酸化(p)-Smad2/3蛋白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到NCI-N87-Exo呈椭圆或碟状的囊泡结构,粒径介于40~80 nm,高表达Exo标志蛋白CD9,CD63,不表达钙网蛋白(Calreticulin),证实为NCI-N87-Exo。共培养24,48,72 h后,荧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NCI-N87-Exo被HMrSV5细胞摄取,与时间呈正相关。与空白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抑制HMrSV5细胞对NCI-N87-Exo的摄取,以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最为明显(P<0.05,P<0.01)。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干预后HMrSV5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间隙明显缩小,以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大剂量组最为明显。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干预后HMrSV5细胞E-cadherin,CK1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Elas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Smad2/3无明显变化。结论 NCI-N87-Exo能够被HMrSV5细胞摄取并诱发HMrSV5细胞EMT,半夏泻心汤能够阻抑HMrSV5细胞对NCI-N87-Exo的摄取,抑制NCI-N87-Exo诱发的HMrSV5细胞EMT,其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08例,依手术入路分为:A组,肘内侧入路,42例;B组,肘外侧入路,36例;C组,肘后侧入路,30例.比较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和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优良:A组...  相似文献   
8.
刘喜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43-1544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长期卧床而且生活不能自理,虽然应用气垫床,仍易发生压疮、静脉炎等并发症。2011年12月至今我院将法国优格公司生产的一种液体敷料赛肤润应用于临床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2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VCI患者82例,非VCI(NVCI)患者126例。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VCI的相关因素加以确定。结果 (1)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VCI组与NVCI组在高血压、房颤、血脂异常、NIHSS评分、高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关键部位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相关因素包括:高糖化血红蛋白(β=1.928,SE=0.382,Wald=6.928,P<0.05,OR值=2.559,95%CI为1.544~5.782)、高血压(β=2.024,SE=0.195,Wald=7.125,P<0.01,OR值=2.135,95%CI为1.672~3.225)、高同型半胱氨酸(β=2.359,SE=0.297,Wald=8.567,P<0.01,OR值=2.687,95%CI为1.938~4.253)、关键部位病灶(β=2.346,SE=0.597,Wald=7.259,P<0.05,OR值=2.187,95%CI为1.692~3.876)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β=1.856,SE=0.118,Wald=5.358,P<0.05,OR值=2.102,95%CI为1.432~3.870)。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VCI的因素较多,应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干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干细胞是起源于中胚层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在体外易于培养、多向分化性、免疫调节性、低免疫原性及归巢等特性,在组织工程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干细胞具有归巢的特性,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首选生物载体,在肿瘤细胞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泌体:外泌体的生成是细胞在活化过程中或受到外界刺激时,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分泌变化,向细胞外释放的脂质双层结构囊泡,介导细胞间的广泛交流,参与细胞与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 背景: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具有膜结构的囊泡样小体,可以来源于多种不同的细胞,如干细胞、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等,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 目的:综述不同来源外泌体与肿瘤发生的相关研究动态及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 方法:以“外泌体、肿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干细胞、HH信号通路”等为中文关键词,以“exosomes,tumor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ner stem cells,HH signaling pathway”等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录在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中国万方数据库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80篇,其中英文文献27篇,中文文献53篇。 结果与结论:①血清来源外泌体在非小细胞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等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其有可能成为肿瘤检测的一种潜在替代诊断标志物;②肿瘤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及侵袭,调节免疫及肿瘤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挥调控肿瘤作用;③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其对肿瘤的调控可能是通过激活HH信号通路介导的;④此外,肿瘤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肿瘤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机制,有可能发现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ORCID:0000-0003-3619-1497(崔国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