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GF-1、IL-2及ICAM-1水平与不同脑血管狭窄程度及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患者血清中IGF-1、IL-2、ICAM-1水平,采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并评价血管功能。分析血清中IGF-1、IL-2、ICAM-1水平与患者血管狭窄及神经功能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狭窄患者血清中IGF-1、ICAM-1、IL-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治疗后ICAM-1、IL-2、IGF-1低水平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应高水平组的患者。结论血清中IGF-1、IL-2及ICAM-1水平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为DVT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 连续收集2017年5-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AH患者的临床 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和无DVT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史、实验室 检查、卒中危险因素及Hunt-Hess分级和世界神经外科联盟评分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 归分析SAH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328例SAH患者,其中26例(7.9%)住院期间出现DVT。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 长(OR 1.051,95%CI 1.012~1.091,P =0.0097)和血小板计数升高(OR 1.008,95%CI 1.000~1.015, P =0.0493)是SAH患者住院期间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增长和血小板计数升高是SAH患者住院期间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5.
<正>临床资料: 患者,王某,男54岁主因"突发头痛11小时"于2004-6 -14以"脑出血"收住院。患者于入院前11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枕颞部持续性顿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利,无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于急救中心测血压135/ 95mmHg,头颅CT示左侧尾状核头出血破入脑室(见组图1), 给予甘露醇250ml静点,自觉头痛略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患者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180/110mmHg,平素间断服用"洛丁新"10mg Qd,未监测血压;糖尿病史8年,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极高,其致死率已超过脑瘤,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其致残率也很高[1]。脑卒中后肺炎是卒中后主要感染并发症,其与患者的致死率密切相关,而且卒中后合并肺炎增加家庭和社会医疗费用的支出[2]。由于卒中后肺炎的出现提示患者预后欠佳,因此了解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原学及其与脑卒中患者预后和住院费用的关系等,对提高卒中后肺炎的认识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病理生理窗”指导下的溶栓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时间窗指导下的溶栓治疗”的局限性,提出新型溶栓干预模式。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时间窗”、“缺血半暗带”和“溶栓干预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阐释“时间窗指导下溶栓治疗”的局限性,进而提出新型急性脑血管病溶栓干预模式的设想。结果:“时间窗”指导下的溶栓治疗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于那些发病虽然在经典溶栓干预时间窗内。但已经无缺血半暗带存在的患者实施了溶栓治疗,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其二,对于那些发病虽然超过经典时间窗,但仍然有可挽救脑组织存在的患者却放弃了溶栓治疗,降低了患者从溶栓治疗中受益的机会。结论:“病理生理窗指导下的溶栓治疗”,倡导根据缺血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溶栓决策,实施个体化的溶栓治疗,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溶栓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及认知域功能的差别,并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血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方法:选用痴呆扩充量表(dementiaexpansivescale,ESD)作为认知功能的评价工具,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就两者认知功能评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糖的关系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评分为(209.59±20.77)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4.28±10.56)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08,P<0.001)。同时,糖尿病组记忆、抽象和结构等认知域的评分也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总体认知功能评分、记忆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0(P<0.05)和-0.329(P<0.05)。结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额叶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额叶癫痫是一组起源于额叶的具有特征性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早在20世纪50年代,Penfield就提出额叶癫痫的概念,随着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额叶癫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于1998年将其列入“国际癫痫与癫痫综合征分类”。“额叶”是仅次于“颞叶”易产生癫痫的第二脑区,由于额叶的神经结构、功能复杂,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同时由于额叶解剖的特性,临床常规头皮脑电描记特异性、敏感性差,所以临床上“额叶癫痫”常常被误诊、漏诊。充分了解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谱、电生理特点以及额叶癫痫的相关疾病,将给临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