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简称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新发快速型房颤患者,10 min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观察10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于10 min内推注150 mg,仍未转复者则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老年组(18例)和非老年组(16例)有何不同。结果:34例患者在24 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6 h,24 h心室率分别为(96.00±8.39)次/min与(98.00±8.35)次/min,(88.13±9.98)次/min与(86.47±8.68)次/min,(84.88±10.19)次/min与(82.88±8.25)次/min,(74.88±9.80)次/min与(78.88±7.80)次/min,较用药前的(138.58±9.15)次/min与(130.36±8.26)次/min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老年人用药剂量不减。  相似文献   
2.
1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住院病人,排除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血红蛋白病,恶性贫血,肝功能异常等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疾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符合冠状动脉及其分支≥5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PR综合征PR缩短的电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具有短PR(PR<0.12秒)和QRS波正常的15例患者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并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15例短PR患者能保持1∶1房室传导之最快S1S1频率,均≥200次/m in。S1R间期均≤200m s,其中11例S1R随着心房起搏频率增快,间期有所延长,但延长值≤70 m s,4例S1R长度固定不变。3例S2R跳跃延长≥70 m s,其中1例有心房回波,1例发生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ERP平均值<250 m s。与对照组相比S1R、S2R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缩短的原因是由房室结的解剖或电生理特性所决定的,短PR与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形成无关,但心房扑动、颤动时,可引起极快的心室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药物治疗无效,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8例患者7例射频消融成功。7例中6例在主动脉瓣下方的左室流出道记录到提前(31±8)ms的心室激动,室性早搏形态与起搏心电图12导联QRS波形完全相同者5例,11导联相同者1例;1例在左冠窦内记录到提前33ms的心室激动,属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特殊类型,消融成功。随访3~21个月未复发。1例左室流出道早搏因多处标测未找到理想的靶点,消融失败。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18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在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发生心房颤动。用10J能量,心内同步直流电复律诱发心室颤动,立即拔出体内电极,以200J能量体外同步电击,恢复窦性心律。继续射频消融术成功,无并发症。提示心房颤动心内直流电复律有可能诱发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合并新发AF患者30例(新发AF组),另选同期AMI未合并新发AF患者30例(非AF组)。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新发AF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Gal-3与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前后径的相关性。结果 新发AF组左心房前后径、NT-proBNP和血清Gal-3水平高于非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血清Gal-3是促进AMI患者新发AF的危险因素(OR=2.719,P=0.006)。AMI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与NT-proBNP水平、左心房前后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Gal-3水平与AMI患者新发AF密切相关,具有作为预测AMI患者新发AF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中两种刺激方法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者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5 6例和猝发起搏组2 7例,前者输出电压2 0~30 v,脉宽1 0 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 0次/min,且频率以1 0次/min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 0次/min为止;后者输出电压至30~35 v,脉宽1 0 ms,用S1 S1刺激法,频率5 0 0次/min,起搏时间1 s。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 %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较好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1~2010-06完成的1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高龄老年组(≥75岁)与年轻老年组(60~〈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 高龄老年组(4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年轻老年组(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1);高龄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5.8%)与年轻老年组(9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高龄老年组(12.5%)均高于年轻老年组(5.4%),除1例死亡病例外,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高龄老年CAD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较高,但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预后良好,PCI是治疗高龄老年CAD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的方法及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方法8例IVT的病人,其中右室流出道特发室速(RVOT)5例,左室特发室速(ILVT)3例,先采用激动标测,然后采用起搏标测,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室速病人均一次消融成功,无复发。结论不论RVOT或ILVT,激动标测 起搏标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发生率较高.该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方面对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