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0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小RNA-92a(microRNA-92a,miR-92a)表达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将93例SAP患者分为A组:降糖治疗+空腹血糖(FPG)<7.0 mmol/L 18例,B组:降糖治疗+FPG≥7.0 mmol/L8例,C组:非降糖治疗+FPG<7.0 mmol/L 61例,D组:非降糖治疗+FPG≥7.0 mmol/L 6例。比较4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循环miR-92a表达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34.4%,降糖治疗后,仍有30.8%FPG≥7.0 mmol/L。A组与B组miR-92a是否>-0.1或>0.5水平的OR值分别为2.67或0.17,C组与D组OR值分别为0.36、0.48。A组miR-92a>-0.1的患者为88.9%,显著高于C组的41.0%(P<0.01)。B组miR-92a>0.5的患者为75.0%,高于A组的33.3%(P>0.05)。结论单纯测定FPG诊断2型糖尿病漏诊率高。循环miR-92a有助于FPG<7.0 mmol/L的SAP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评价阿魏酸钠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5例成功行PTCA的病人在常规治疗〔他汀类、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 (32例 )、对照组 (33例 )。两组分别在 PTCA后 3d及 1 8d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检测肱动脉基础内经 (D0 )、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 ,并分别计算出内径变化 (△ D% )。结果 阿魏酸钠组与对照组的基础内径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也无明显差异 ,而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的变化阿魏酸钠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9.1 2 %± 0 .2 3%、4.48%± 0 .1 2 % ,P=0 .0 4 5;7.88%± 0 .82 %、4.46%± 0 .1 7% ,P=0 .0 4 7) ,同时 ,PTCA后 1 8d阿魏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9.1 2 %± 0 .2 3%、7.88%± 0 .82 % ,P=0 .0 4 7)。结论  PTCA后使用他汀类、ACEI、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可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阿魏酸钠可以进一步改善 PTCA后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8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在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发生心房颤动。用10J能量,心内同步直流电复律诱发心室颤动,立即拔出体内电极,以200J能量体外同步电击,恢复窦性心律。继续射频消融术成功,无并发症。提示心房颤动心内直流电复律有可能诱发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4.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将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8月间经常规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术证实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 ,冠脉单支或单支以上狭窄≥ 70 % )并需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患者 90例 ,分为老年组 6 0例 ,男性 5 4例 ,女性 6例 ,6 0~ 76岁 ,平均 (6 8 9± 5 4)岁 ;非老年组 3 0例 ,男性 1 8例 ,女性 2例 ,4 8~ 5 9岁 ,平均 (5 5 1± 3 7)岁。 90例患者中并存高血压 5 2例 ,两组分别为 3 5例和 1 7例。入选患者均排除 :(1 )血肌酐 (Bcr)≥ 1 3 3 μmol/L ;(2 )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3个月内急性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 LT)对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3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再灌注 褪黑素(I/R M LT)组,I/R组及I/R M LT组在体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阻断10 m in,再灌15 m in,监测记录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情况,并测定局部再灌注心肌中M DA(丙二醛)的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率I/R M LT组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M 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R M LT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I/R M LT组(P<0.01),I/R M LT组M DA含量及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可抑制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明确诊断的AMI患者共415例,其中年龄≤50岁的中青年患者126例,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29例),年龄≤40岁;中年组(97例),40岁〈年龄≤50岁。对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结果:青年组大量吸烟者(20支/d,10年以上)显著多于中年组(55.2%比30.9%);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显著少于中年组(3.4%比23.7%,27.6%比41.2%),合并血脂异常者显著多于中年组(58.6%比36.1%)。梗死相关血管分布特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青年组显著多于中年组(72.4%比43.3%)。住院期间青年组无一例死亡,中年组死亡两例。结论:大量吸烟和血脂异常为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相对少见,单支血管病变多见,住院期死亡率低,短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1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3组:单枚支架植入组(n=75)、两支架植入组(n=72)和多枚(≥3枚)支架植入组(n=68),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随访终点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  相似文献   
8.
缩窄性心包炎8例二维超声心动图误诊分析宋越红,高洁芝,林英忠,赵毅兰,李泓由于超声波的局限性,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尚有一定的困难,我院1987~1994年曾误诊8例,现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超声心动图的认识,为临床...  相似文献   
9.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治疗IVT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中对5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RVOT-VT)室速或同源室早发生时,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较提前的v波,将大头导管置于参考电极较提前v波附近标测;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VLT)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p),将大头电极置于参考电极p电位附近标测。均先采用激动标测,再行起搏标测,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均1次消融成功,随访6~34个月无复发。证明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作指导,可缩短靶点标测时间并提高准确性,从而提高导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正常对照组;B组:球囊损伤对照组;C组:氯血红素干预组;D组:原卟啉锌(ZnPP)干预组。A组行假手术(分离颈总动脉,但不损伤内膜),B、C、D组按文献方法制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B、C、D组于球囊损伤前3d至术后14d,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1ml/只、氯血红素15mg/kg、ZnPP40μmol/kg隔日1次腹腔注射。球囊损伤后第14天处死大鼠,分离颈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增殖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颈动脉组织HO-1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A组颈动脉内膜无增厚,颈动脉组织无HO-1表达;B组和D组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D组颈动脉组织无明显HO-1表达,而B组颈动脉组织仅有少量HO-1表达;C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明显减轻,HO-1表达量显著增高,与B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血红素显著抑制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提示HO-1在动脉损伤诱导的新生内膜形成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