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老年冠心病(CAD)患者约占总体CAD的67%~87%,成为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以往高龄老年人的冠心病治疗往往因合并症多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等因素而未选择介入治疗。但随着技术进步、器械完善以及辅助药物更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i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胜  魏芝宝 《河北医学》2008,14(4):389-39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68例行PC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老年组(≥75岁)与年轻组(<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老年组(3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比例高于年轻组(3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5及P<0.005);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5);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2.59%)与年轻组(9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老年组(46.67%)均高于年轻组(7.89%)。结论:≥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126例经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组内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均在75岁以上;118例年龄〈75岁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行PCI治疗并于术后6个月及1年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远期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相比于中青年组的远期心功能情况,老年组患者在1年之后的心脑血管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与中青年相当,且远期心功能改善比后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老年CHD患者6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PCI治疗.结果:本组64例患者病变83处,共植入支架78个,即刻手术成功率97.6%,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100.0%,C型成功率为87.5%;术中发生室颤1例,住院期出现动静脉瘘2例,共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心绞痛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老年CHD患者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可以作为PCI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均≥70)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184例非高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8.85%,普通组手术成功为98.13%,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璐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8-19
目的探讨PTCA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CA介入治疗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结果本文采用PTCA治疗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手术成功率100%。结论PTCA作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小新  廖佩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3,(9):27-27,30
目的观察大剂量运用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前、服药后12 h、服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服药后12 h、服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对比,A组与其他组对比(P<0.05),B组与C组无差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低,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与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给予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艳红 《中外医疗》2011,30(26):132+184-132,18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8例CAD患者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进行观察,70岁以上CAD患者(老年组);同期70岁以下CAD患者(对照组)行PCI的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需CABG患者,均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心包积血及支架脱落等冠状动脉并发症,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在老年CAD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朱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49-2150
<正>心脏冠脉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血管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给冠脉介入诊疗带来诸多不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高,尤其是高龄(>75岁)患者。近年来选经桡动脉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逐渐增多,本文旨在探讨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 2 0例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 ,年龄 61-78岁 ,平均年龄 (71.4± 6.2 )岁。心绞痛 12例 ,急性心肌梗塞 4例 ,陈旧心肌梗塞 4例。共对 2 1支血管的 2 6处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 18枚 ,另外 8处病变仅行单纯PTCA术。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成功率为 95 .0 % ,并发症 6例 ,无一例死亡 ,术后随访半年 ,无心绞痛发作。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 ,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行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对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PCI术后2年随访,采用36项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完成PCI治疗的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活质量测定结果。结果:除精神健康无明显变化外,其他7个维度均有显著提高。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结论:PCI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但完全血运重建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3.
王超  曹雪滨 《疑难病杂志》2012,11(6):417-4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重构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2010年1月住院并完成冠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1例,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76例,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95例,按是否有左心室扩大分为左心室扩大组43例,无左心室扩大组128例,采集患者心脏超声数据及冠脉造影资料,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重构的影响。结果 (1)无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较,LVEDD、LVESD、FS、AOD、L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与LVEDD、AOD、LAD均呈正相关性(P<0.01),与LVESD、FS均无相关性(P>0.05)。(2)左心室扩大组与无左心室扩大组比较,前降支病变、左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是左心室重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应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时间、二次开胸率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F-36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75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所有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PCI的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115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且<75岁,294例),观察高龄组患者行PCI的临床特点及其住院期间和远期的预后.结果高龄组的平均年龄为(78.1±3.7)岁,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8.0±4.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964±254)d.与老年组相比,高龄组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构成比无明显增加(P值均>0.05),脑卒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构成比显著增加(P值均<0.05).高龄组在住院期间及远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多支血管病变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年龄≥75岁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远期临床预后较差,然而年龄≥75岁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LVEF低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才是导致临床预后较差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不适反应、X线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不适反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少于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都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良好方法,经桡动脉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少,且住院时间短,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相宏  陈宇明 《医学文选》2004,23(5):557-558
目的 评估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进行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 1 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支架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并与 1 5 0例非高龄患者作比较。结果 高龄组的支架术成功率为 94.7% ,非高龄组为 96.0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高龄组的冠状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 5 .3 % ,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 5 .3 % ,术后近期硝酸酯类药物停用率为 44.4% ,非高龄分别为 6.6%、6.0 %及 42 .4%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均高 ,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章丽  陈良剑 《海南医学》2013,24(14):2044-204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征及6个月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斑块积分、斑块偏心指数、管腔最大狭窄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患者斑块积分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控制炎症效果更为理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对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十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失眠护理十预。以患者睡眠质量、助眠药物的使用量、生活质量及心脏事件的发生为评价指标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明娃高于对照组(P〈0.05);助眠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突发事件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稳定冠心病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50例CRI及50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介入手术情况和肾功能变化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②MRI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1个月后血肌酐及肾小球率过滤均恢复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 >0.05);③MRI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多,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以2支病变为多.MRI组介入治疗实施困难,以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为主;④随访6个月,MRI组心血管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CRI患者经围术期调整治疗方案可耐受PCI治疗,安全性较高.如冠状动脉病变较重,再血管化困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