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83例小儿心律失常患儿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研究2009-09-01至2012-06-30期间83例因心律失常在我院小儿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儿。83例患儿(男性59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9.22岁(3.75岁~14岁),平均体重33.2公斤(15公斤~98公斤)。结果:83例患儿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后随访(18±12)月。83例患儿急性期消融成功76例,成功率91.56%(76/83);随访期复发8例,复发率为9.63%(8/8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4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3例;预激综合征1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急性期均消融成功,成功率为100%。室性早搏21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9例,右心室流入道7例,左心室流出道4例,两种形态早搏1例;急性期18例消融成功,3例消融不成功。4例室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其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术后,其余3例为特发性的。心房扑动2例,均为心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术后根治,随访期无复发。房性心动过速1例,未标测到理想的靶点未予消融。1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型心肌病术后3天即出现复发。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无死亡,无出血)。结论:在我们这个研究组中,射频消融手术被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科患儿中,我们还需要一个更长期的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益气复脉合剂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颗粒安慰剂治疗,两组共治疗4周,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均少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室性期前收缩和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复脉合剂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不伴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美华  胡继强 《安徽医药》2004,8(2):101-10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降脂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例AMI患者在给予溶栓、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辛伐他汀组28例和阿托伐他汀钙组28例,分别于入院48 h内开始口服西之达20 mg qd和阿乐10 mg qd,持续治疗至少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12个月时血脂变化,并对临床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均能有效降低血脂TC及LDL-C水平,升高HDL-C,后者稍优于前者.随访期间两组再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患者早期口服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钙均降低血清TC及LDL-C水平,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近年来的热点,随着环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CPVA)术式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此项治疗.消融为双刃剑,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与其它多数心律失常的消融相比,由于心房颤动消融是一项复杂的心脏电生理操作,所以风险相对较大,并发症多种多样,即使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中心也在所难免.本文讨论心房颤动消融的各种并发症(尤其那些可能导致长期住院、长期残疾甚至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窦房结病变(SND)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RFCA)术后应用益气复脉颗粒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合并SND的阵发性房颤成功行RFCA,且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2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其中合并窦性停搏6例;单纯窦性停搏4例。术后应用益气复脉颗粒8周,随访1年,评价房颤复发率、窦房结功能及中医证候。结果:早期复发4例,其中2个月后房颤自行消失3例。术后平均心率增加21例,且持续至1年。仍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而植入心脏起搏器1例。所有患者无≥3 s窦性停搏。所有患者术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结论:合并SND的房颤患者RFCA术后应用益气复脉颗粒,能减少房颤复发,改善窦房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探讨白细胞(WBC)的变化和异型淋巴细胞(简称异淋)出现的时间、数量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同时对30例HFRS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作了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Urine protien*24 h-1,UP)测定及血小析骖数测定,以观察上述指标变化在HFR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造影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20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146例为,阳性结果,显示有严重或非常严重冠状动脉病变,62例无明显异常改变。阴性结果(有典型心肌缺血但CAG术未见明显狭窄)可因冠状动脉痉挛、X综合征、心肌桥等所导致。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清蛋白/尿肌酐(UALB/UCr)、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标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α1-MG的水平,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UALB/UCr和血Cysc、RBP、CRP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UALB/UCr、α1-MG、RBP、CysC、CRP显著高于健康A(P〈0.01)。结论联合检测UALB/UCr、α1-MG、RBP、CysC、CRP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2组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冠脉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以及肾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冠脉血流TIMI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CI及SVI均显著升高(P均0.05),LVEDD、LVESD、SCr、CysC及eGFR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肾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降低术后肾损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123株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沟肠杆菌是医院感染中的常见病原菌 ,可从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到。近年来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 ,已引起临床的重视 [1 ]。笔者对分离出的 1 2 3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征进行分析 ,以了解其耐药趋势 ,为提高临床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认识和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材料与方法1 菌株来源  (1 ) 1 2 3株阴沟肠杆菌均来自本院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间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包括痰液 67株、尿液 1 9株、脓液 1 4株、血液 9株、胆汁 8株、引流液 5株、肺灌洗液 1株。(2 )质量控制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菌 ATCC2 5 92 2 ,购自北京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