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但关于其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变化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及炎性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及高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比较不同海拔、民族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3年生存率;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绘制Kaplan-Merier生存曲线以分析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不同海拔、民族患者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及不同海拔患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海拔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R=0.02,95%CI(0,0.23)〕、TNF-α〔HR=6.45,95%CI(1.47,28.25)〕及海拔{3001~4000 m〔HR=0.23,95%CI(0.06,0.89)〕,>4000 m〔HR=0.31,95%CI(0.11,0.84)〕}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者(χ2=7.824,P<0.05),血清TNF-α水平<32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TNF-α水平≥32 ng/L水平者(χ2=13.817,P<0.01);不同海拔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5,P<0.01)。结论青海高原地区海拔越高则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越高,且汉族患者高于藏族患者;高血清NT-proBNP、TNF-α水平及高海拔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藏汉世居成年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患病率与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青海省西宁、海东2个市和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6个州共48个县(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及4 000 m以上3个区间),且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进行体检的10 627例高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民族(藏、汉族)、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并分析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比例。结果调查人群慢性心衰的总体患病率为4.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24%,女性为4.43%,汉族为5.88%,藏族为3.87%,汉族患病率高于藏族(P0.05);18~44岁、45~59岁、60~74岁、7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1.76%,3.62%,6.11%,7.88%,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4 000 m以上地区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3.04%,4.36%,7.14%,随着海拔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慢性心衰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脏瓣膜病的比例均随着年龄、海拔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肺心病、心脏瓣膜病外,汉族心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均高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及海拔的增加,青海高原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藏汉族间患病率有差异。青藏高原青海地区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比例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民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nPsAF)患者的超声指标。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6月我院介入中心收治且进行RFCA治疗的110例nPsA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于我院门诊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观察对象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对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按照是否复发分组,测定两组患者LAD、LVDD、LVESD、LVEF及hs-CRP、BNP水平。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西宁地区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503例进行随访.患者因心绞痛再发或术后6个月、1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按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两组,总结分析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高尿酸血症者发生与支架相关再狭窄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P<0.05),术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者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未规律服用者(P<0.05).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在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宁地区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高尿酸血症及术后规律服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治疗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按溶栓药物不同将60例AM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rt-PA组(30例),先给rt-PA 15mg,余量35mg用微量泵于30min内泵入,继以50mg于60min内泵入,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UK组(30例),将UK150万单位于30min内泵入.结果:rt-PA组血管再通率为80.0%,UK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00,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t-PA组为10.0%,UK组为1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16,P>0.05).住院四周的病死率rt-PA组为6.7%,UK组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22,P>0.05).结论:西宁地区rt-PA溶栓疗效优于UK,尤其是在患者发病后3h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更佳,不增加出血风险,四周住院病死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胸痛患者谷氨酰转肽酶表达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微循 环阻力指数(IM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就诊的 10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患者一般资料,以测得冠状动脉前降支IMR 中位数(22.32)作为分 组依据,将患者分为IMR 正常组(IMR<22.32)58 例和IMR 升高组(IMR ≥ 22.32)45 例。检测并比较患 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并与IMR 进行相关性分析,对IMR 值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IMR 升高组患者糖尿病史及高血压史比例高于IMR 正常组(P <0.05)。IMR 升高组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 IMR 高于IMR 正常组,而HDL 低于IMR 正常组(P <0.05)。IMR 与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呈正相关(r =0.413, P =0.000),而与HDL 水平呈负相关(r =-0.326,P =0.028);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b =0.248(95% CI : 0.042,0.871),P =0.031] 是IMR 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CAG 正常的胸痛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 酶有一定程度上升,血清谷氨酰转肽酶高水平表达可能参与CAG 正常的胸痛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导致 IMR 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4~18岁藏族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海拔2535 m、3600 m和4200 m的32 578名藏族少年儿童按初筛、复筛、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定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分析CHD不同海拔高度的患病率、病种分布、性别及各年龄组间变化.结果 3个地区(海东、黄南、果洛)查出CHD 235例,患病率为7.21‰.随着海拔的升高CHD患病率有所增加,分别为5.45‰、6.80‰和9.79‰.但海拔2535 m与3600 m之间CH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5);海拔2535 m与4200 m、3600 m与4200 m之间CHD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2,P<0.01;χ2=5.540,P<0.05).在海拔2535 m地区各年龄组间CH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拔3600 m、4200 m地区随着年龄增加CHD检出率也增加.各年龄组间比较,16~18岁组患病率最高,与4~7岁和8~12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P<0.005;χ2=5.60,P<0.05).CHD的病种构成以房间隔缺损(ASD)为主(39.1%),室间隔缺损(VSD)其次(32.8%),动脉导管未闭(PDA)列第三(24.7%).但不同地区其构成比不同,海拔2535 m以VSD为首位,3600 m以ASD患病率最高42.8%,4200 m地区PDA占50.8%.结论 藏族少年儿童CHD患病率、病种分布、性别及各年龄组间变化与海拔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县4~17岁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时发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使确诊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方法 对33 235名少年儿童按初筛、复筛、彩超多普勒确定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分析病种分布,比较性别及各民族之间的患病差异.结果 检出先心病222例,总患病率为6.67%.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18.55,P<0.01).不同县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河南县发病率最高,为12.40‰,尖扎4.49‰,同仁6.39‰,泽库6.10‰(χ2=30.10,P<0.01),不同民族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D的类型前三位分别是房缺41.44%,动脉导管未闭30.63%,室间隔缺损22.07%.结论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CHD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各民族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4~18岁藏族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海拔2535 m、3600 m和4200 m的32 578名藏族少年儿童按初筛、复筛、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定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分析CHD不同海拔高度的患病率、病种分布、性别及各年龄组间变化.结果 3个地区(海东、黄南、果洛)查出CHD 235例,患病率为7.21‰.随着海拔的升高CHD患病率有所增加,分别为5.45‰、6.80‰和9.79‰.但海拔2535 m与3600 m之间CH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5);海拔2535 m与4200 m、3600 m与4200 m之间CHD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2,P<0.01;χ2=5.540,P<0.05).在海拔2535 m地区各年龄组间CH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拔3600 m、4200 m地区随着年龄增加CHD检出率也增加.各年龄组间比较,16~18岁组患病率最高,与4~7岁和8~12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P<0.005;χ2=5.60,P<0.05).CHD的病种构成以房间隔缺损(ASD)为主(39.1%),室间隔缺损(VSD)其次(32.8%),动脉导管未闭(PDA)列第三(24.7%).但不同地区其构成比不同,海拔2535 m以VSD为首位,3600 m以ASD患病率最高42.8%,4200 m地区PDA占50.8%.结论 藏族少年儿童CHD患病率、病种分布、性别及各年龄组间变化与海拔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