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脊髓损伤的孕期康复及处理.方法 总结在我院检查并分娩的4例妊娠合并脊髓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合文献讨论其孕期康复、分娩及产后管理.结果 4例妊娠合并脊髓损伤病例,均为初次妊娠,年龄27~33岁,分娩孕周为35+周~38周,脊髓损伤平段T8-T10,4例孕期均有尿失禁、便秘,2例孕期轻中度贫血,1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1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3例胎膜早破,2例早产.3例全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例产钳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体重2 350~3 350 g.经过孕期系统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妊娠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孕期应坚持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在多学科团队,特别是产科医生与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师的密切协作下,通常有良好的妊娠结局;但要警惕早产、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马强  洪韬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02-2303,230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出现栓塞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宣武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间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252例患者,对颅内动脉瘤不同直径以及颅内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栓塞后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2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直径未超过5mm患者出现栓塞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颅内动脉瘤直径在5~10mm及10~25mm的颅内动脉瘤直径的患者,且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后交通动脉瘤和颈内动脉瘤出现栓塞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大脑中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后动脉瘤的发生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的直径越小,出现栓塞并发症的几率越低;后交通动脉瘤和颈内动脉瘤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44岁.主诉“双臂麻木1年,双手肌肉萎缩6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前臂麻木,10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不伴肢体无力、疼痛,未予重视.6个月前出现双手肌肉萎缩,以大鱼际肌为主,症状进行性加重,伴双上肢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颈椎MRI检查,回报髓内异常信号,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双手麻木明显缓解,余症状无改善,遂收入病房,门诊诊断“颈椎间盘突出”.既往史无特殊,病程中无外伤史.JOA评分16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根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马尾神经根动静脉瘘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17~58岁,平均(39±14)岁。经全脊髓DSA或手术证实诊断(病变位置位于马尾神经上,由滋养神经根的动脉供血,引流静脉向上汇入髓周静脉)。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治疗随访结果。结果患者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和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术前脊髓功能AminoffLogue评分(7.2±3.2)分,病程中位数6.0(4.5~18.0)个月。造影显示病变的血管构筑类型分为单纯瘘型和微小畸形团型,供血动脉均为髂内动脉神经根支,3例合并圆锥部位髓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手术治疗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期为(20.1±6.7)个月,影像学随访显示均达解剖治愈,治疗后AminoffLogue评分降至(4.6±2.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6,P0.05)。结论马尾神经根动静脉瘘可通过DSA进行诊断,有症状患者符合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适应证,治疗后解剖学和功能学预后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根据卒中相关疾病和神经介入相关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神经介入专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背景下开展诊疗活动的防护策略与建议,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医师在做好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防护工作的同时,坚持卒中患者,尤其是神经介入急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以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起病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4-08~2015-08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5例表现为静脉高压性脑干病变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结果 5例患者病因包括2例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舌下神经管区DAVF,1例颅颈交界区DAVF,1例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经栓塞治疗1例,显微外科手术4例。术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明确瘘口消失,磁共振成像(MRI)复查可见脑干水肿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病变严重,由硬脑(脊)膜动静脉瘘引起,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MRI及DSA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方经椎弓根入路脊髓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后方经椎弓根脊髓减压术的7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通过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和手术疗效对比,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3.7个月,5例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1例术后一过性单侧下肢肌力下降,1例左下肢瘫痪.神经根性症状和二便功能术后均有较好缓解.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提高2.9分,术后复查脊柱稳定性良好.结论 后方经椎弓根入路脊髓减压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脑脊髓血管畸形论坛"在广州市成功召开。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共250余名,来自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和放射外科领域。大会得到了广东省医师协会、广东省人民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脑脊髓血管畸形被称为血管疾病中的"九头蛇"魔兽,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对其发病机制及诊疗尚缺乏共识,治疗理念和策略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我国神经介入重要开拓者之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铁林教授首先就颅内  相似文献   
10.
软脑膜动静脉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是一种不同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病变,需要积极干预治疗,然而目前我们对该类病变的认识仍有限。该疾病在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多为个案,综述及大宗病例报道相对较少。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结合单中心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发病机制、自然史、血管构筑、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并发症等各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