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一种由PTPN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近年来的系列研究发现,由PTPN11基因突变产生的Shp2突变体与幼年型儿童粒单细胞白血病及其他类型白血病发病有关。Shp2异常活化参与成年人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病理过程,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白血病药物靶分子。本文就Shp2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以及作为抗白血病药物靶分子的可行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及基因组DNA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BCR/ABL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FCM检测见到典型的凋亡峰,8.0mg/LBER作用24-72h,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由(29.20±3.82)%上升至(61.77±4.35)%(P<0.01);以2.0-8.0mg/LBER作用24h,随药物浓度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也增加。电镜下可见明确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条带。16.0mg/LBER处理24h,K562细胞bcr/ablmRNA相对表达量及BCR/ABL融合蛋白质P2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3±0.02vs1.19±0.02(P<0.01)和0.63±0.01vs1.04±0.02(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效应。经BER作用后,K562细胞bcr/ablmRNA表达强度与P210水平呈正相关(r=0.928,P<0.05),且细胞凋亡率与bcr/abl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97,P<0.01)。结论:在体外BER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抑制bcr/abl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水平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体内表达及其蛋白功能预测.方法逆转录PCR、T-A克隆技术和DNA序列测定分离、克隆和分析 NP9基因, 检测40例SLE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的 NP9基因表达, 借助NCBI BLAST系列分析工具及相应的基因分析软件预测其蛋白功能.结果 SLE患者组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8.3%(4/48), P<0.01. NP9基因编码产物由7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多个细胞核内分布信号,其等电点(pI)为9.59,与SLE患者体内高表达的某些细胞因子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SLE患者存在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特异性转录, NP9表达可能与SLE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元选择性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庆华  郑树  徐荣臻  吕庆华 《药学学报》2003,38(11):817-820
目的研究黄芩苷元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MTT法测细胞毒活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Bcl-2,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黄芩苷元能选择性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同时细胞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不变。结论黄芩苷元能激活Caspase 3蛋白表达,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且呈时效量效关系,此作用与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探讨VEGF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 ,对 31例胃癌及非癌组织手术标本中VEGF165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165mRNA表达的平均相对量 (1.12 5± 0 .35 6 )明显高于非癌组织的表达量 (0 .76 0± 0 .2 78,P <0 .0 5 ) ,其中淋巴结转移组 (1.2 19± 0 .377)和Ⅲ、Ⅳ期组 (1.2 6 2±0 .386 )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0 .92 7± 0 .2 0 5 )和Ⅰ、Ⅱ期组 (0 .934± 0 .194 ,P均 <0 .0 5 )。VEGF高表达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 83.3% ,Ⅲ和Ⅳ期占 77.8% ,均明显高于VEGF低表达者的 4 6 .2 %和 33.8%(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有VEGF的高表达 ,VEGF的表达在胃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AgNOR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NOR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价值探讨林小莉,徐荣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杭州市310009)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迄今为止尚未有可供临床应用的理想的检测方法问世。核仁组成区(NucleolarOrganizerR...  相似文献   
7.
<正> 国内外学者报道,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引入免疫学的各种标记检测技术能提高灵敏度,改善稳定性和特异性。本文报道用ABC-ELISA(简称ABC法)检测抗丝虫抗体,并和常规ELISA(简称常规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裸鼠腹腔输注体外扩增人脐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脐血由于来源广泛 ,采集方便 ,造血干 /祖细胞丰富 ,免疫活性低等优点已成为极有潜力的造血干细胞来源而用于临床。但由于单份脐血细胞绝对数量少 ,尚不能满足成人移植的需要 ,解决成人移植的关键问题是进行有效的脐血扩增和采用合适的植入方案以改善移植效率。我们以裸鼠作模型探讨扩增后脐血造血细胞经腹腔输注在体内的植入能力。材料和方法1 脐血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排除HIV、HBV、HCV、CMV和梅毒感染的健康足月分娩产妇 ,无菌采集 ,肝素抗凝。采集后 4h内用羟乙基淀粉 (HES)沉降法分离单个核细胞 (M…  相似文献   
9.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HLA—DR抗原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了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HLA-DR和其它细胞免疫类型,其中38例,表达HLA-DR抗原,表达HLA-DR的的ANLL常伴有CD7的表达,而较成熟的髓系细胞表面标记CD15则不表达,HLA-DR^=的ANLL与FAB亚型M1,M5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胃癌p16/CDKN2基因蛋白质水平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p16/CDKN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已有研究表明该基因在许多肿瘤出现缺失、突变或重排.胃癌细胞系中有高频率纯合子缺失,应用Southernblot和SSCP技术在胃癌手术标本中未发现有该基因的缺失.本文首次研究胃癌中p16/CDKN2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应用蛋白A金探针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的p16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正常对照组均有p16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255%±1722%;而胃癌中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5490%±289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在肿瘤病例中有2333%(7/30)p16表达减低,10%(3/30)未表达p16.此外有1例呈过度表达.结论胃癌中有p16的异常表达,免疫组化技术可能较准确地反映p16的表达,更适合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