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的关系。②方法 选择原发性肺癌、卵巢癌及白血病病人各 2 0例为研究对象 ,以 2 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 ,采用免疫黏附法测定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 ,采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和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F =9.2 9、12 .85 ,q =5 .15~ 7.86 ,P <0 .0 1) ;正常人红细胞胞质液可以显著提高自身及病人NK细胞活性 (F =4 .32~ 5 .89,q =3.96~ 4 .4 9,P <0 .0 5、0 .0 1)。④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NK细胞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山东省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离株C区、NS5区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基因型别。②方法 以RT-nest-PCR方法从1例临床HCV感染者血清中分别扩增出HCVC区(432bp)及NS5区(319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T载体上,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自动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③结果 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50多个1b型分离株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其中C区与中国北京的1b型株HCU633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AECOPD 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炎为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C 反应蛋白( CRP)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 PaO2明显升高( P <0.01),PaCO2及 CRP 均明显降低(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AECOPD 可提高血氧浓度、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早”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攀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时间的延长,有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被诊断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很多人因此病情恶化致残甚至丧失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认识,因为即使在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蛇咬伤所致急性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7例毒蛇咬伤致急性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单纯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在抗蛇毒血清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g)]、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8.6%vs59.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及肝肾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PTT、TT、ALT、AST、TB、BUN、Cr及CK-MB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g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个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急性重症蛇咬伤疗效确切,且利于促进患者凝血、肝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ERIC-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方法提取大肠埃希菌基因组DNA作为ERIC-PCR反应的模板,通过设计一个L9(3^4)正交试验对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的大肠埃希菌ERIC-PCR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为:2.5μl 10×Loading buffer,Mg^2+浓度2.0mmol/L,dNTPs浓度200μmol/L,引物浓度0.2μmol/L,Taq DNA聚合酶1.0U,模板DNA 40ng。应用该体系进行ERIC-PCR得到的DNA指纹图谱条带丰富、清晰、重复性好。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ERIC-PCR反应体系结果稳定可靠,对于大肠埃希菌在分子水平上的分型鉴定以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为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高血压危害寻找对策。方法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至少1年以上的患者追踪调查,明确其血压水平,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结果高血压治疗率为79.1%,控制率为18.3%;只有31.5%的患者遵医嘱服药,47.6%的患者间断服药;81.3%的患者知晓高血压的危害。结论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知晓率较高,但血压控制不良,需采取多方位的健康宣教及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李瑶  钟杰  吕锐 《校园心理》2020,(2):140-142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在精神科患者中检出率较高:门诊患者检出率为10%,住院患者为20%,女性(70%)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0%)[1]。BPD以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常造成患者社会功能损害、治疗上的困难及高于普通人群50倍的自杀死亡率[2]。虽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未将BPD列入其中,但其较高的自杀成功率和发病率仍应引起重视[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栉孔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原癌基因(c-myc)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S-GA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用MTT法观察bFGF、SS-GAG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SS-GAG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bFGF模型组细胞活性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SS-GAG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模型组细胞,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基因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SS-GAG作用后,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FGF对VSMC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SS-GAG能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的c-myc mRNA的阳性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守怡  刘赛  张文卿  杨英  孟林  吕锐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2):1714-1716
 目的观察栉孔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S-GA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用MTT法观察bFGF、SS-GAG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SS-GAG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bFGF模型组细胞活性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SS-GAG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模型组细胞,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基因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SS-GAG作用后,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对VSMC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SS-GAG能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的c-myc mRNA的阳性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