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背景 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培训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一环,与庞大的培训数量相比,针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却极为有限。目的 分析和总结“春苗计划”昭通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版块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12月参加“春苗计划”昭通站培训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n=150)。培训分昭通面授(5 d)和上海实训(2周)两阶段实施。定量分析昭通面授学员的考核成绩,定性分析上海实训学员的实训报告。结果 150例参培学员的平均年龄为(38.6±6.8)岁,男 130例(86.7%)。147例参培学员完成了昭通面授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笔试,培训后平均成绩高于培训前〔(65.9±8.8)分比(57.0±8.3)分,t=11.945,P0.05)。以信息饱和为原则,共定性分析13份实训报告,结果显示:上海实训拓宽了参培人员的管理思路,且参培人员表示将结合昭通实际情况学以致用。结论 “春苗计划”昭通站拓宽了中国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形式,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也具有借鉴意义。建议拟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同类培训项目,应充分结合当地实际需要设计培训方案,并提供基于实践的培训机会。  相似文献   
2.
背景 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 了解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7年 9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肥胖联合门诊,以体质指数(BMI)对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按照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在管理6个月后评价身高、体质量、腹围、BMI及体脂率。结果 干预后,65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体质量、腹围、BMI、体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就诊流程,让区域内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有专门专业连续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部分生化指标、T2DM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的89例T2DM(T2DM组)患者和97例非T2DM(对照组,一般资料与T2DM组比较无差异)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C肽等生化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检测铁(Fe)、锌(Zn)、硒(Se)3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微量元素与生化指标及T2DM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Zn、S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HbAlc<7.0%者比较,T2DM组中HbAlc≥7.0%者血清Fe、Z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Fe与Zn之间和Fe与Se之间分别呈正相关,Zn与Se之间亦呈正相关(r=0.668、0.725、0.754;P<0.05);Fe、Zn、Se与HbAlc、FBG、2hPG、FINS及C肽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Zn、Se是T2DM患者的保护因素(β=?1.302,?1.578;P<0.05)。结论 T2DM患者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且与糖代谢密切相关,维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对防止或延缓T2DM发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心电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T波峰末间期(Tp-e)、QTc、QTd、Tp-e/QTc;行24h动态心电图,实验组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58例,室性期前收缩组76例,室性心动过速组25例;随访6~48个月,根据实验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存活组103例及猝死组21例,观察Tp-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猝死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P<0.05,P<0.01);猝死组Tp-e、QTc、QTd、Tp-e/QTc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明显升高(P<0.05);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与室性期前收缩组比较,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Tp-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P<0.05,P<0.01)。结论 Tp-e、QTc、QTd、Tp-e/QTc能够反映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其值增大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75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根据SMBG与否分为SMBG组和N-SMBG组.结果 SMBG组仅为163人(18.63%),N-SMBG组高达712人(81.37%).影响因素有患者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独居、糖尿病家族史、合并症、治疗情况(是否胰岛素)以及自觉血糖达标情况.而治疗情况(是否胰岛素)、自觉血糖达标情况为SMBG的独立影响因素.自测血糖排名前3的原因是:控制血糖的必需手段(90.18%);家庭及朋友的督促(89.57%);医生的建议(76.07%);未进行血糖自测排名前3的原因是:经济原因(84.41%);SMBG不准确(82.44%);医院检查血糖就足够(80.48%).结论 上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SMBG的监测率仍然低下,且存在认识不足现象.应加强自我血糖监测教育,降低血糖监测费用,提高监测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