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20例,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28±11.09)岁,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5∶1。结论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需要密切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 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院内感染中,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3岁,男女致病率之比为1.5∶1。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好发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符合多重耐药感染的120例作为病例组,非多重耐药感染的14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记录以下项目:一般情况、糖尿病病程、基础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后的预后。全部数据输入电脑,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院内多重耐药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多重耐药感染上升的速度最快。以呼吸道感染最多,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年龄、住院时间、ICU病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昏迷、感染前30d使用抗生素、联用抗生素是多重耐药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后30d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十分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不良,应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机械通气患者90例,并随机等分为3组。A组患者床头抬高15°,B组患者床头抬高30°,C组患者床头抬高45°。观察不同床头抬高角度下VAP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VA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抬高床头角度30°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病情综合分析,选择适宜床头抬高角度。  相似文献   
6.
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B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1例痰培养有AB菌生长的患者,按照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划分为感染组和定植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同时对AB菌株的体外药敏试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3年来院内分离出343株AB菌,其中278株分离自痰液,占81.0%(278/343),来源于161例患者,其中细菌定植84例(52.2%),细菌感染77例(47.8%)。发生AB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早期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相对危险度(OR)=7.27]、肺癌感染[临床肺癌感染评分(CPIS)≥6分,OR=6.50]、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3.55)、早期使用抗生素超过2周(OR=2.48)。药敏监测结果表明该菌广泛耐药,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34%),其次是亚胺培南(19.53%)、美罗培南(22.66%)。结论 AB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广泛耐药,应重点监测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该菌在呼吸道的定植和发病。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肺部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其耐药的初步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4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分成肺部念珠菌感染病例组和非念珠菌感染对照组,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在研究病人中,有50例(占43.9%)发生肺部念珠菌感染,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2种以上基础病(OR=4.758,P=0.009)、频繁更换抗生素(OR=6.128,P=0.001)、血白蛋白低于25 g(OR=15.829,P=0.011)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0.062,P=0.012)则是感染的保护因素.耐药分析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敏感(100.0%),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50.0%)、伊曲康唑耐药率(38.5%)较高.结论 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及频繁更换抗生素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念珠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对其耐药性的分析有助于肺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3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 5.0及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分离率逐年升高,多重耐药菌株占77.2%.主要分布于ICU.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分别为76.7%和74.2%,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7.1%,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3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8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集中分布于ICU.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广州南方医院2005年1月~2()07年12月CRAB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44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碳青霉烯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cSAB)医院获得性肺炎66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6分、慢性肺部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分离出致病菌前15 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早期联用抗生素与CRAB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6分(OR=6.41,95%CI2.20~18.67)以及分离出致病菌前15 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OR=6.33,95%CI1.83~21.87)是独立危险因素.44例感染CRAB患者中,死亡14例,存活30例.单因素分析发现:脏器衰竭以及治疗3 d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升高与CRAB感染死产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3 d后CPIS升高(OR=7.01,95%CI1.23~40.03)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APACHEⅡ评分≥16分以及分离出CRAB前15 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治疗3 d后CPIS升高是CRAB感染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7 A、IL-1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及同期轻症肺炎、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根据转归不同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当天及重症肺炎组第4~6天、9~1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