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作者1993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经CT和(或)MRI误诊为脑肿瘤的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病人19例,其中手术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鞍区生殖细胞瘤属异位松果体瘤,分为生殖性和非生殖性细胞瘤,常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术前不易明确诊断,常误诊为颅咽管瘤.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7例,现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诊断、影像学特点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颅窝肿瘤的诊断、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老年人后颅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4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6例(46.4%),术后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后颅窝肿瘤的诊断要注意新近出现的临床表现,适时进一步检查。全身收况允许并能耐受开颅手术者,以手术切除肿瘤治疗为主。重视合并疾病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是提高老年人脑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高压氧治疗与常压下经气管套管口给氧治疗的效果,探讨在大型压缩空气医用氧舱中无舱内呼吸机的条件下,采用自创吸氧连接装置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及通气情况。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按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COS)评分分层后,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颅压、保护脑组织、手术(或非手术)、敏感抗菌药物、对症支持和氧气治疗等。对照组在常压下经气管套管采用一次性吸氧管给氧治疗,高压氧组采用我科自创吸氧连接装置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肺部听诊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好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肺部呼吸音清晰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创吸氧连接装置符合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在压缩空气医用氧舱中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条件下,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与NO、NO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O是一种信息分子 ,兼有细胞内和细胞间信使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它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1] 。作为NO内源合成关键酶的NOS ,其活性对NO的表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 4 2例脑出血患者血清NO和NOS浓度及活性的测定 ,并结合临床GOS的评分 ,探讨它们的变化及与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经本院或外院CT证实为外伤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病人 4 2例 ,其中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14~ 86岁 ,平均 5 0 6岁。GCS评分 3~ 8分 12例 ,9~ 12分 6例 ,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该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8例患者术中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84例,无血管压迫而仅见蛛网膜粘连4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0例,疼痛减轻7例,无效1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一例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恶心、呕吐及眩晕8例,面部感觉麻木8例,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耳漏1例。无死亡及致残患者。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72例共80个颅内动脉瘤采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47个(58.8%)动脉瘤致密栓塞,24个(30.0%)瘤颈残留,9个(11.3%)瘤体残留。手术发生相关并发症7例(9.7%),死亡2例。64例随访6~48个月,无再出血及新增神经功能缺损。38例42个动脉瘤术后6~24个月接受血管造影随访,稳定26个(61.9%),进一步栓塞5个(11.9%),再生长11个(26.2%),2个(4.8%)瘤体残留者复发需再次治疗。结论 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可靠、有效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颅窝手术并发尿崩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后颅窝手术并发尿崩症的治疗情况。结果 尿崩症发生于术中及术后10天。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后颅窝手术并发尿崩症的可能原因为脑组织的缺血,水肿,血管活性物质刺激及手术和麻醉后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抗利尿激素(ADH)释放的暂时性抑制。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液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脑胶质瘤组织中E-cd的表达,同时随访其2年的生存率.结果E-cd正常表达组死亡率6.8%,异常表达组死亡率50.0%,比较两组的2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X2=7.62,P<0.01).结论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72例共80个颅内动脉瘤采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47个(58.8%)动脉瘤致密栓塞,24个(30.0%)瘤颈残留,9个(11.3%)瘤体残留。手术发生相关并发症7例(9.7%),死亡2例。64例随访6~48个月,无再出血及新增神经功能缺损。38例42个动脉瘤术后6~24个月接受血管造影随访,稳定26个(61.9%),进一步栓塞5个(11.9%),再生长11个(26.2%),2个(4.8%)瘤体残留者复发需再次治疗。结论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可靠、有效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