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男,74岁,因间歇头晕,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胃炎,右手震颤10年。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规则、85次/分,呼吸规则、19次/分,血压138mmHg/74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双侧视力粗测正常,左侧颈部检查未闻及血管杂音,右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提示颈动脉狭窄,欲接受颈动脉支架治疗。入院2天后接受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示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整合索αvβ33抗体对胶质瘤GLl5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GL15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整合素αvβ33抗体,对照组不加整合素αvβ33抗体。采用MTT比色法测算GL15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GL15的Ki-67,Transwell小室观察GLl5透膜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整合素αvβ33抗体浓度增加GL15增殖抑制率增加,Ki-67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降低,GL15透膜细胞数减少,P均〈0.01;实验组各浓度间比较,P均〈0.01。结论整合素αvβ33抗体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4h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脑水肿程度及3个月的GO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m23-H2抗体对C6胶质瘤细胞MMP-2蛋白表达量及其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C6细胞常规培养后,按加入nm23-H2抗体的浓度分对照组(0 mg/L)、低浓度组(20 mg/L)和高浓度组(40 mg/L)3组,通过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法检测C6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的变化。结果 Western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中,MMP-2表达量及其磷酸化程度随nm23-H2抗体浓度的增高呈降低趋势,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关系,3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MMP-2阳性细胞数为(61.60±6.60)%,低浓度组为(31.00±5.94)%,高浓度组为(17.57±6.15)%,3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23-H2对C6细胞MMP-2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起调节作用,使用特异性抗体对其拮抗后,MMP-2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对照组给予PBS液,两组均行腹腔注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生存期,测量大鼠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整合素αvβ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C6脑胶质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大鼠C6脑胶质瘤中MVD低于对照组,整合素αvβ3、PCNA的表达水平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能够降低大鼠C6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对C6胶质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俗称植物人,这一命名首先由Jennett和Plum于1972年提出,以脑外伤最为多见,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皮质的广泛坏死等.1998年2月至2009年8月本院对收治的PVS患者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静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1次/d,10d为1个疗程,必要时间隔5d后行第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4天的GCS分别为(5.37±2.17)、(6.54 ±2.63)、(12.37±3.19)分,对照组分别为(5.12±2.65)、(6.23±2.31)、(9.24±2.78)分;两组治疗后第14天GCS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14 d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与降低血清NSE、MB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之前已有研究证明,整合素参与调节细胞多种生物学效应;黏着斑激酶(FA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水平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程度及其诊断、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对人GL15胶质瘤细胞FAK、ERK1/2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处理GL15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的FAK、ERK1/2表达量以及FAK、ERK1/2的磷酸化程度。结果:各实验组不同浓度的IS201均能明显降低FAK、ERK1/2的表达,对FAK、ERK1/2的磷酸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201对人GL15胶质瘤细胞FAK、ERK1/2蛋白表达量及其磷酸化均起负性调节作用,对胶质瘤的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生长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整合素拮抗剂IS201对体外培养的GL15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GL15脑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多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整合素αvβ3拮抗剂IS201进行干预,采用MTT法、免疫细胞化学法评价IS201对体外培养的GL15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IS201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果 IS201对GL15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凋亡,且有量效关系。结论整合素拮抗剂IS201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应用整合素拮抗剂治疗脑胶质瘤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颅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血肿均位于幕上单侧额部、顶枕部和枕部。术前GCS评分8~12分。采用硬通道经颅钻孔引流术9例,软通道14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3~5 d复查CT提示血肿基本消失。23例病人中,21例平均住院9 d出院,按GOS预后评分均恢复良好。2例额叶血肿并枕部硬膜外血肿分别于术后18、20 d出院,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结论经选择适应证后,硬膜外血肿经颅钻孔引流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