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观测。临床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最大面积8cm×13cm。结果吻合型腓肠神经占53.1%;非吻合型占46.9%。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1.5)cm的位置由胭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0.3)mm。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其外径分别为(0.8±0.4)mm和(0.8±0.3)mm。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可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软组织缺损并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测BPI700-Fcγ1 7001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的抵抗作用,探讨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嵌合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中目的嵌合基因得到表达,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可检测到目的嵌合蛋白;(2)在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后,基因导入小鼠的存活率为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4.62%;与小剂量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其存活率高达65%。结论BPI700-Fcγ1 700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致死量E.coli感染具有较好抵抗作用,提示抗感染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感染高危人群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1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穿孔前后CT影像特征。并将14例患者中穿孔后积极手术干预的12例患者分为2组:术后继续抗肿瘤治疗组和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1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男性9例(64.3%)、年龄≥60岁10例(71.4%)、左半结肠癌10例(71.4%)、RAS/BRAF突变型10例(71.4%)、一线治疗11例(78.6%)、肠梗阻同时合并消化道穿孔8例(57.1%);14例晚期结直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中有10例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穿孔,其中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7例,治疗有效8例。穿孔术后继续抗肿瘤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穿孔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临床特征包括老年、男性、左半、RAS/BRAF突变、肠梗阻、影像学显示局部分期T4a~T4b、憩室等。另外,晚期肠癌治疗中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有效时也需高度警惕消化道穿孔风险。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积极手术干预后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的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在局部表面麻醉下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9例,占28%,有效20例,占63%.无效3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 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少,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常规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失误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54例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阐明不同的治疗对策。结果经过不同措施处理的40例患者中有37例取得较好效果。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虽已较广泛开展,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准确选择假体,提高手术技巧。术前的髋关节CT应作为了解髋臼底厚薄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1973—1980年收治溃疡病急性穿孔21例。其中20—50岁16例,50岁以上5例,最大年龄77岁。男18例,女3例。胃病史5年以内15例,超过5年6例,有5例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上腹中部剧痛,继而扩散,多伴恶心呕吐。全部呈腹肌紧张,其中15例呈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减弱乃至消失。肝浊音区缩小5例,消失16例。体温36.5°—37.9℃5例,38°—39.1℃16例,休克2例。行腹腔穿刺5例,其中4例抽出少量混浊液体。x 线检查14例,9例膈下发现游离气体。溃疡病急性穿孔非手术疗法适应症的选择,可根据中毒症状的程度,休克的有无和轻重,腹腔积液的质与量等综合考虑。一般,有中毒性休克、腹胀明显、肠鸣减弱或消失、腹腔渗液多且质混、有合并症如幽门梗阻、大出血或疑恶变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人白细胞介素24mRNA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基因水平测量瘢痕疙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4的表达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24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①选取2004-06/2005-1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患者,瘢痕疙瘩标本12例,正常瘢痕标本10例,行巨乳缩小、除皱术、植皮等患者正常皮肤标本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捐献标本,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本取材部位为颜面、前胸、四肢等,切取后液氮保存。②低温条件下切取秤量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电泳鉴定总RNA完整性,并统一调整总RNA含量为10g/L,-70℃储存。RT-PCR二步法合成cDNA。③以正常皮肤、正常瘢痕为对照,以GAPDH作为扩增内参照基因,将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和瘢痕疙瘩各类标本总RNA反转录的cDNA模板浓度调整相对一致进行扩增反应。以白细胞介素24mRNA与GAPDHmRNA的光密度积分值之比作为各类组织标本中白细胞介素24的相对含量,比较白细胞介素24mRNA在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各类组织标本中总RNA抽提结果: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抽提总RNA经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后显示较清晰的18s和28s条带,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2.0。②各类组织标本中白细胞介素24mRNA的表达:白细胞介素24和GAPDH基因表达产物通过RT-PCR方法得到的特异性DNA片段长度分别为173bp和577bp。瘢痕疙瘩的白细胞介素24mRNA与GAPDHmRNA的吸光度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正常瘢痕(0.577±0.113,1.070±0.185,1.139±0.195;t=7.436×10-8~4.745×10-8,P均<0.01),正常皮肤与正常瘢痕白细胞介素24mRNA的相对表达量基本一致(t=0.405,P>0.05)。结论: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与白细胞介素24在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有关。提示采用基因疗法提高早期瘢痕疙瘩中白细胞介素24的含量与活性,可能为瘢痕疙瘩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