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调查部分广西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相关认知、心理反应及心理救助需求情况,为全科医生在开展COVID-19相关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微信的形式向部分广西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情况,对于COVID-19相关的认知和对于COVID-19的心理反应、帮助需求,评估部分居民对COVID-19的心理反应、援助需求。 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803份。在COVID-19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被调查者中,具有较好认知(≥12分)为1572人(87.18%),不同居住地、职业在COVID-19疫情认知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VID-19疫情期间,不同性别的居民其心理及行为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不同职业对于疫情认知有影响(P<0.05),女性对于COVID-19疫情反应更为积极(P<0.05)。922人(51.14%)希望了解心理方面知识,大部分居民希望通过微信、QQ群、公众号、电视、广播等渠道接受心理援助。 结论在COVID-19疫情出现后,调查中的大部分广西居民有较好的疫情认知,城市居民对COVID-19疫情的掌握程度优于乡镇及农村居民。部分居民对于疫情持乐观态度,女性对于COVID-19疫情反应更为积极。少数居民感到害怕和影响睡眠,其中大部分居民希望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接受心理援助。针对居民在COVID-19疫情期间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特别是乡镇及农村地区的基层全科医生,可利用网络等自媒体形式,对居民进行COVID-19相关内容的科普,同时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2.
雷卓青  唐秀光  黄小琳  陈林  黄蔚 《广西医学》2003,25(8):1343-1345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瘦素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探讨 COPD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 :对32例 COPD患者 (分为营养不良组 17例 ,非营养不良 15例 )和 15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 ,同时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1) COPD营养不良组的瘦素 (1.5 6± 1.0 ) μg/L 低于非营养不良组 (5 .33± 3.5 6 ) μg/L 和健康对照组 (5 .2 4± 3.4 5 ) μg/L。(2 )各组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瘦素浓度与 COPD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急诊医学是一门具有急救新理论、新技术涉及各科领域的跨专业学科.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建立急诊医学病案库是必要的.正确应用急诊医学病案能提高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医学生进入急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测定兔血清中百草枯浓度的可行性,并观察不同剂量 百草枯灌胃后兔血清浓度的经时变化情况。方法 12 只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 只,分别灌胃 给予100 mg/kg(高剂量组)和20 mg/kg(低剂量组)百草枯,于给药后1、2、5、12、24、48 及72 h 采集血 清,血清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测定。色谱柱条件:流动相为0.1 mol/L 磷酸缓冲液(含 12.5 mmol/L 庚烷磺酸钠)- 乙腈(90 ︰ 10,TFA 调pH=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 30℃。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在0.2 ~ 100.0 mg/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相对回收率在97.82% ~ 101.20% 之间,绝对回收率在84.37% ~ 88.80% 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5%。百草枯血药浓度时间 曲线为单峰,无论是高剂量组还是低剂量组,给药2 h 后其血清浓度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其中,高剂量组于 给药后72 h 后检测不出百草枯,低剂量组于药后24 h 检测不出百草枯。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时间点间、不同剂量组间的百草枯浓度及高、低剂量组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建 立的HPLC 方法可用于测定兔血清百草枯浓度,不同剂量百草枯兔灌胃后其血清浓度和蓄积的时间与剂量有 关,给药2 h 后血药浓度达峰值。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急救体会——附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抢救经过、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24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致敏原包括多种药物、血制品及生物毒素等,不可预测性大;88%(21/24)患者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接触致敏原30 min内;13%(3/24)的患者并发急性喉水肿或支气管哮喘.经过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予处理急性喉水肿及支气管哮喘等对症处理后,96%(23/24)获得痊愈,1例因延误救治时机而死亡.结论: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重要手段;及时处理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和促进复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诊是面向社会的一个大窗口,急诊医学的模式和发展也随社会对急诊医疗和服务的要求而发展,急诊工作不再单纯是解决生理疾病的问题,社会对它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先进的仪器和高超的技术,而且要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因此,目前的急诊模式需采用心理学规律来进一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常规与人才管理机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的调动急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急诊事业的发展。1急诊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学问题1.1公众急诊心理状态:包括患者心理和患者家属心理。1.1.1患者心理特点:(1)焦躁、恐惧;(2)精神抑郁;(3)脆弱、易激动;(4)怀疑;(5)孤独和不安全感;(6)适应能力低;(7)固执与否认;(8)侥幸;(9)依赖和被动性增加;(10)暗示;(11)敏感和自尊。急诊患者的焦躁心理和恐惧心理是最为明显的,由于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势凶猛,患者对突如其来的患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感到心理紧张,并因疾病的突发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规律而感到烦躁。患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1)环境因素:抢救室的气氛和各种器械的应用;(2)疾病本身的对病人也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如大出血的病人会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心肌梗死病人持续性的剧痛,可使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方法:6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纳洛酮和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结果:①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轻中度中毒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两组重度中毒者比较,治疗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对重度酒精中毒者可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神志清醒时间,加快重度酒精中毒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使用放免法测定 6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期、2 8例缓解期及 2 8例对照组患者体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同步测定动脉血中氧分压 (PaO2 )。观察T3、T4 和TSH的变化 ,并分析PaO2 与T3、T4 的相关关系。  结果 老年肺心病急性期的血清T3、T4 水平分别轻度 :(0 70± 0 15 )、(61 7± 12 1)g·L-1;中度 :(0 48± 0 13)、(32 32± 7 9)g·L-1,重度 :(0 2 3± 0 0 9)、(18 7± 4 7)g·L-1。 3组血清T3、T4 显著低于缓解期 (0 88± 0 17)、(75 7± 15 6)g·L-1和对照组 (0 9± 0 35 )、(83 7± 14 6)g·L-1(P <0 0 1)。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与T3、T4 水平是正相关 (P <0 0 5 ) ,轻、中、重度组和缓解组血清TSH较对照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缺氧导致肺心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 ,并随着病情加重T3、T4 水平显著降低。监测血清T3、T4 水平有助于判断肺心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气指标的变化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气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lt;0.01),血细胞比容指数也有明显下降(P&;lt;0.05);治疗组血气分析氧分压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lt;0.01),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P&;lt;0.05);肺功能测定,治疗组治疗后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量、平均最大呼气流量指标分别为:(1.96&;#177;0.61)L,(43.46&;#177;16.88)L/min,(1.36&;#177;0.46)L。(3.69&;#177;1.47),(0.95&;#177;0.41)L/s,明显高于治疗前[(1.76&;#177;0.61)L,(37.46&;#177;18.45)L/min,(1.06&;#177;0.36)L,(2.54&;#177;1.42),(0.68&;#177;0.52)L/s](P&;lt;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LIB及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PaO2 、PaCO2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 (P <0 0 5或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伴呼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LIB及黄芪注射液治疗具有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