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采用关节镜清理与PRP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4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行肩关节镜下钙化灶清理+PRP注射,对照组行单纯关节镜清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实验组中,5例行肩袖修补术(3例为术前确诊肩袖撕裂,2例为钙化灶较大,清理后行肩袖修补),对照组中,3例行肩袖修补术(2例为术前确诊肩袖撕裂,1例为钙化灶较大,清理后行肩袖修补)。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术前,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t=8.73,P=0.001)。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关节镜可以尽量清除钙盐,能对肩袖损伤范围精确评估,并对明确的、损伤较大的肩袖损伤,行带线锚钉肩袖修补。同时,结合PRP注射,可加快损伤肩袖的修复,减轻疼痛,加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月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肌腱在踝关节镜下治疗的32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6.00±6.6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至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现象,踝关节肿胀、疼痛均消失,查体跖屈内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0±3.84)分、Tegner评分为(6.03±1.1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距骨倾斜角(4.61±1.09)°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镜下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残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原位解剖重建ATFL,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进而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合并腰椎骨折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50例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骨折患者50例,记录并观察髋部、腰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 N 端中分子(N-MID)、25-羟基维生素 D[25-(OH)VitD]和血清 Ca2+。结果 P1NP、β-CTX 和25-(OH)VitD 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血清 P1NP 呈正相关(P <0.05),25-(OH)VitD 呈负相关(P <0.05),β-CTX 无相关性(P >0.05)。结论骨代谢标志物 P1NP、25-(OH)VitD 能够很好地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风险,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自体腓骨长肌腱(PLT)与腘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0例,20例行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PLT组),36例行HT重建前交叉韧带(HT组)。在术前及术后6和12个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时间、体重指数(BMI)等进行分析,并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HT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均较PLT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较HT重建前交叉韧带用时少、创伤小、更加美观,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可作为移植物替代HT行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由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以外分泌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的直径为3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其广泛参与骨相关疾病及骨重塑过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在骨重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且干细胞在骨重塑方面已显示了巨大的前景,因此,本文就骨细胞及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骨重塑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骨科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TIO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右髋部疼痛3年余,左髋部疼痛1年余就诊。曾于外院及我院住院治疗,查血无机磷0.40 mmol/L,结合髋部MRI,考虑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右侧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折,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行双髋CT、MRI均提示双侧股骨头坏死,经PET-CT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TIO,予卧床、抗感染、止痛、抗骨质疏松等对症治疗,复查血无机磷1.02 mmol/L,双髋关节疼痛基本缓解出院。3个月后复查,已能扶拐行走,双髋关节无明显疼痛,嘱定期复查血磷。结论接诊低血磷双髋关节疼痛患者要考虑到TIO可能,完善相关医技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