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接触低浓度苯乙烯对线粒体DNA含量和微核率的影响,以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
  方法  招募上海某塑料生产企业接触苯乙烯的男性工人127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工作车间空气中苯乙烯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乙烯的尿中代谢物进行检测,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肌酐进行校正;按照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将≤ 0.000 9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低接触组,> 0.000 9~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中接触组,> 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则纳入高接触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工人外周血的线粒体DNA含量,通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结果  工作场所定点采样显示环境空气中苯乙烯浓度低于1.2 mg/m3,尿中苯乙醇酸水平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0.001 1(0.000 8,0.001 8)mg/g(以肌酐校正)。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接触组相比,中接触组工人的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升高0.271(P=0.042);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降低0.227(P < 0.01)。泊松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微核率升高至原来的1.043倍(P < 0.001);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并非微核率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即使是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的苯乙烯接触亦可引起线粒体DNA拷贝数水平的改变,但未引起微核率的遗传毒性指标的改变,提示低浓度的苯乙烯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引起早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力康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胃力康和雷贝拉唑,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两组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胃力康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简单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所致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各科病房送检的血培养结果为葡萄球菌属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和TTP。将所收集病例依据临床体征、检验结果等特征分为SA组、CoNS污染组、CoNS感染组,其中SA组依据耐药特征又分为甲氧西林耐药组(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组(MSSA组),分析TTP对不同组病例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共收集葡萄球菌属阳性患者临床资料921份,其中CoNS污染组(n=596)、CoNS感染组(n=259),MSSA组(n=36)和MRSA组(n=30)。TTP在CoNS污染组、CoNS感染组、MSSA组与MRSA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表明TTP cut-off值为20.95h时预测CoNS感染和CoNS污染的灵敏度为0.93,特异性为0.90;15.55h预测SA感染和CoNS感染的灵敏度为0.70,特异性为0.82;14.70h预测MRSA和MSSA的灵敏度为0.80,特异性为0.92。结论 TTP对于早期判断葡萄球菌属菌血症的存在与否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MOG1基因的变异位点,探讨其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提取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MOG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以及3′侧翼区序列,直接行DNA测序以明确遗传变异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病例组中共检测到3个变异位点,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突变,分别为c.285G〉C(p.L95L)和c.*4C〉T,另1个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437+16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437+16C〉T位点基因型分布(P=0.071)和等位基因频率(P=0.819)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OG1基因是否是中国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易感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争鸣  赵乾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9):1244-1244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之一,大多数由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为脂溶性维生素的复方制剂,每2ml含维生素A2500IU、维生素D2 200IU、维生素E15mg、维生素K1 2mg。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分析其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以100例正在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ibulin-3、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水平,分析Fibulin-3与血脂、TNF-α、IVST、LVPWT及ba PWV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IVST、LVPW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ulin-3、LVEF和ba PW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脂蛋白a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ulin-3与TC、LDL-C、TG、IVST、LVPWT显著负相关,与HDL-C和ba PWV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较健康老年人低,且与血脂、IVST、LVPWT、ba PWV等密切相关,Fibulin-3水平降低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MOG1基因的变异位点,探讨其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提取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MOG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以及3′侧翼区序列,直接行DNA测序以明确遗传变异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病例组中共检测到3个变异位点,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突变,分别为c.285GC(p.L95L)和c.*4CT,另1个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437+16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437+16CT位点基因型分布(P=0.071)和等位基因频率(P=0.819)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OG1基因是否是中国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易感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路径和经股动脉路径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差异。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肿瘤介入治疗中心接受TACE治疗的2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入路,患者分为桡动脉组(116例)和股动脉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辐射检测系统显示的辐射参数。结果 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参数在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透视时间、造影时间、Xper CT;剂量面积乘积(DAP)(总DAP、透视DAP、造影DAP、Xper CT DAP);空气比释动能(AK)(总AK、透视A、造影AK、Xper CT AK)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CE术中,无论经桡动脉还是经股动脉路径均可顺利完成操作,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上海市闵行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通过上门访谈或通知被调查者来访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历次新生子女出生缺陷、双胎或多胎、孕期易缺乏营养素的补充情况、孕期严重影响情绪事件、孕前配偶饮酒情况、居室装修后入住时间这8个因素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有关(P〈0.05)。将筛选出的8个危险因素作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孕期有无严重影响情绪事件和历次新生子女有无出生缺陷。[结论]新生儿缺陷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或避免有关危险因素,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牛欢  黄晏  张胜叶  赵乾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10):1085-1088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心脏成纤维细胞低氧/复氧损伤后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体外培养第3代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低氧/复氧(Hy/R)损伤模型, 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低氧/复氧损伤(Hy/R)组,以及5、10、20、和40μg/L bFGF干预组, 采用MTT法、TUNEL法、免疫荧光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增值率、凋亡百分率、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单纯Hy/R组较对照组细胞增值率降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减少(P<0.05), 凋亡细胞增多(P<0.05)。20和40μg/L bFGF干预组较单纯Hy/R组细胞增值率升高(P<0.05),β-catenin蛋白增多(P<0.05), 凋亡细胞减少(P<0.05)。20、40μg/LbFGF干预组较对照组细胞增值率、β-catenin蛋白表达、 凋亡百分率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bFGF提高Wnt通路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减少Hy/R损后心脏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