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化症状监测是我国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和多渠道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症状监测在新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路径。智慧化症状监测不仅包括医院就诊患者的大量医疗数据,还囊括未在医院就诊、海量的非医疗数据。然而,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如信息爆炸、成本-效益问题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本文通过对智慧化症状监测相关概念发展的思考和总结,为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和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在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和前列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ERCC 1在转染PC-3细胞后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组化(IHC)检测80例PCa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RCC 1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 结果siRNA ERCC 1质粒转染PC-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CC 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表达ERCC 1后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结果提示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1.3%(57/80),高表达率为23.8%(19/80,IRS≥6);在BPH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0),均为低表达(IRS<6)。ERCC 1表达与PCa患者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pT),淋巴结转移和切缘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PCa患者中ERCC 1低表达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BRFS)显著长于ERCC 1高表达患者的BRFS(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 l高表达和病理分期(pT)均是PCa患者术后B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siRNA ERCC l抑制了PCa PC-3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并与低分化、高侵袭性特征的PCa相关。ERCC 1高表达可能是PCa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现状,发现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今后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我国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抽样,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抽取280所学校和托幼机构;其中80.71%的学校有传染病报告制度;72.50%的学校有晨检制度,60.71%的学校有晨检记录;30.00%的学校缺勤登记记录完好;40.85%的学校没有按规定设置校医;97.47%的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有健康证.[结论]城市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总体上好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有关传染病的防制制度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数异常升高的原因、感染来源、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医院、重点村庄进行主动搜索,检索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获得该区的人间布病病例,采取重点村庄现场查看,当面访谈或电话调查的方式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同时完成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6年共搜索到170例人间布病病例,58.24%(99/170)的病例集中发生在10-12月。76.47%(130/170)的病例居住在回民聚居地A镇Ⅰ村和B镇Ⅱ村。Ⅰ村和Ⅱ村之间有一个日交易量约1 000只的活羊交易市场,80.00%的羊购自布病高发省份。9月宰牲节期间,两村村民购买的羊数量为平时2倍,其间参与家庭内羊肉处理过程者罹患率和未参与者的罹患率分别是34.82%(122/3 504)和0.02%(1/3 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4.782,P=0.001)。14岁以上村民中,从事与羊接触工作(贩卖、屠宰、皮毛加工、养殖)的村民布病患病率为17.28%(108/625),未从事接触羊工作的14岁以上村民患病率为0.30%(15/5 065)(RR=58.349,95%CI:34.220~99.492)。从事活羊贩卖、屠宰活动、皮毛加工和羊养殖的布病发病风险RR值(95%CI)分别为84.417(45.925~155.172)、80.604(45.209~143.713)、43.414(23.450~80.374)和 40.098(20.757~77.459)。在接触羊时,5.13%(8/156)的病例戴口罩,21.15%(33/156)戴毛线手套。结论 本次事件可能为一起因活羊交易市场输入染疫羊而接触者缺乏有效防护而引起的人间布病疫情。建议多省份和多部门联防联控,保证羊的输出、输入和交易均在动物卫生检疫指导下进行。此外,需要加强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登革热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登革热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以突然高热、剧烈头痛、眼眶后痛、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部分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1].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和欧洲个别境域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采用不同阈值对传染病预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P50、P60、P70、P80和P90 5个阈值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的候选预警阈值,对全国范围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报告的1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数进行暴发探测和结果的比较.以暴发探测起数最多、暴发探测时间最短和预警信号数最少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最优阈值的筛选标准.结果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最优阈值为P50,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优阈值为P60,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的最优阈值为P7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优阈值为P80,猩红热、伤寒和副伤寒、戊型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丙型肝炎和麻疹12种疾病的最优阈值为P90;对19种传染病分别采用最优剧值进行探测,与所有疾病均采用P50作为阈值相比,2年可减少64 840条(12.20%)预警信号,而暴发探测起数与暴发探测时间没有变化.结论 不同传染病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发探测的最优阈值不同,CIDARS可进一步优化各病种的预警阈值,从而在确保暴发探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下,减少预警信号数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data related to the warning signals, the outcome of signal verificati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IDARS,and the emergent events reported throug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s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July 1,2008 to June 30, 2010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erformance of CIDARS was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by indicators on its sensitivity and rote of false alarm. Results In total, 26 446 signals were generated by the system which involving 17 diseases, with an average of 2.83 signals per country per week. Among all the signals, 99.95% of them were responded. 0.90% of the signals were judged as suspected events via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and 30 outbreaks were finally confirm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was 69.77% with the false alarm rate as 1.39%. Conclusion The system seemed to have worked on the outbreak early war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uld directly reflect the anomaly event emerged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However, more efforts should be paid to the following areas as how to decrease the false positive signals, select suitable thresholds and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dat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尽管全球感染性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但传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发病和死亡仍不容忽视。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快速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发感染性疾病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均面临传统和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新形势下的感染性疾病防控需加强全球合作,强调全社会跨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9.
累积和控制图法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为提高传染病暴发早期发现能力,许多学者开展了基于各种传染病监测数据源的暴发早期探测方法研究,期望通过采用适当的数学算法,对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早期发现疾病与症状发生的异常增加或聚集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国外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监测数据异常探测的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累积和(CUSUM)控制图法,对其基本原理与特征、方法设计要点,以及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应用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在我国传染病预警领域推广应用该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浙江省的预警应用效果.方法对浙江省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报告病例数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浙江省预警系统共发出28种传染病14 292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平均响应时间为0.81 h.其中123条信号(0.86%)经初步核实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确认33起暴发,预警阳性率为0.23%.预警病种的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变化(r=0.97,P<0.01);预警县(区)数与信号数呈正相关(r=0.80,P<0.01).结论CIDARS运行良好,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预警信号阳性率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