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肾脏替代疗法(RRT)患者,容量过负荷发生时机对预后影响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心脏术后不同时期容量过负荷的AKI接受RRT患者的30 d病死率,探讨心脏术后AKI患者的液体平衡策略.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收集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所有心脏术后发生AKI且接受RRT治疗的患者资料,年龄<18周岁、存活时间<72 h、临床数据缺失者不纳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利妥昔单抗(RTX)的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方案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增殖性LN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药物组和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采集基线和随访期间临床参数、患者总体生存率和肾脏转归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将符合纳排标准的48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传统药物组34例,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14例。随访1个月时,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的CD19细胞数和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低于传统药物组,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药物组(P<0.001或<0.05);随访6个月时,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的尿红细胞计数、CD19细胞数、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和抗dsDNA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传统药物组(P<0.001或<0.05),总补体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药物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间总体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升高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SA-AK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RDW升高定义为心脏术后24 h与术前末次RDW的差值。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与RDW升高相关的变量,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1∶1)降低上述混杂变量偏倚。在匹配组中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SA-AKI发病的预测因子。结果:共9 453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被纳入本研究,其中5 690例患者入选倾向性匹配组。全组中,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病率为34.32%(3 244/9 453),住院病死率为2.25%(213/9 453),肾脏替代治疗(RRT)率为1.64%(155/9 453)。发生AKI组患者的RDW升高值显著高于未发生AKI组(0.67±1.09 vs 0.37±0.88,P0.01)。匹配组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35)、术前血清肌酐(SCr)升高(OR=1.012)、男性(OR=1.528)、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09)、合并高血压(OR=1.236)、合并糖尿病(OR=1.290)、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4级(OR=1.199)、瓣膜联合冠脉搭桥手术(OR=2.559)、单纯瓣膜手术(OR=1.745)、主动脉夹层手术(OR=4.754)及RDW升高值增加(OR=1.315)均为CSA-AKI发病的预测因子。结论:RDW升高作为实验室数据简便、客观,可预测心脏术后AKI,利于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335例。根据PAH[肺动脉收缩压(PASP)>35mm Hg]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AH组和非PAH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发生PAH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有129例患者发生PAH。PA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高于非PAH组(P<0.05)。PAH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非PAH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非PAH组,血钙、血红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PA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拉洛他赛是国内外均未上市的新结构药物,未见质量研究相关报道。对拉洛他赛进行波谱解析以验证其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式,同时建立一种定量方法用于拉洛他赛脂质体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利用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测定方法,对拉洛他赛进行药物结构和光谱学解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拉洛他赛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吸收波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拉洛他赛定量方法并用于脂质体拉洛他赛包封率的测定。结果 揭示了拉洛他赛的四大光谱学特征并制订相应的标准图谱。确认了拉洛他赛的结构为三环二萜,分子式为C45H53NO14,相对分子质量为831.900 1。建立了拉洛他赛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其色谱柱为C18硅胶反相色谱柱 (5 μm, 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75 ∶25),检测波长为230 nm,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脂质体制剂中拉洛他赛的包封率,稳定性、回收率和精密度高。此外,新制备了拉洛他赛脂质体,该脂质体粒径大约105 nm,均一性良好,药物包封率大于80%。结论 制订了拉洛他赛的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图谱,验证了拉洛他赛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式,建立了拉洛他赛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拉洛他赛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成人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状况,以指导研究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住院患者病史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结果共入选3896例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其中中青年(〈65岁,但≥18岁)患者3086例、老年(≥65岁,但〈80岁)患者772例、高龄(≥80岁)患者38例。老年组术前血肌酐、男性、术前心功能NYHAIII级、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造影史比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值均〈0.05),高龄组术前血肌酐、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均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中青年组心脏术后AKI发病率均低于老年组和高龄组(23.1%比39.9%,P〈0.05;23.1%比42.1%,P〈0.05);3组患者院内死亡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患者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术前SCr〉1.2mg/dl(img/dl=88umol/L)、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结论老年人心脏术后AKI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且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心脏术后并发AKI时仍应积极救治,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血尿酸水平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1 7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KI诊断按照KDIGO定义和分期。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360μmol/L(女性)、420μmol/L(男性和绝经后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果:1 722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为527例(30.6%)。患者术后总体AKI发病率为35.5%(n=611),高尿酸组术后AKI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43.6%vs 31.9%,P0.001),危重AKI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10.1%vs 6.3%,P=0.006),高尿酸组患者住ICU天数显著多于正常尿酸组(P0.001),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01),两组的肾脏替代治疗(RRT)率、住院天数、AKI死亡率和总体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60 mL/(min·1.73 m~2)亚组中,高尿酸组AKI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40.8%vs 31.5%,P=0.001),在eGFR60 mL/(min·1.73 m~2)亚组中,两组的AKI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每增加1岁)、高血压、糖尿病、NYHAⅡ级、术前eGFR60 mL/(min·1.73 m~2)、高尿酸血症、主动脉瘤手术、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每增加1 h)。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术后AKI发病率显著升高,高尿酸血症是心脏术后AK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模型,分析影响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SA-AKI)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变量间交互作用,探讨BN在病因分析和疾病预测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1 778例住院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既往病史、心脏手术相关信息等资料摘录于电子病历系统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库。通过BN分析构建CSA-AKI发病因素网络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CSA-AKI发生率为34.6%(615/1 778)。BN分析发现年龄、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手术类型、体外循环(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CPB)时间和术中输血量与CSA-AKI发生直接相关。术前血尿酸、糖尿病和冠脉造影剂量等通过节点肾小球滤过率间接地影响CSA-AKI的发生;心功能分级则通过体外循环时间和左室射血分数与CSA-AKI间接相关。风险预测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73.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58,优于logistic回归和logistic评分模型。结论:BN在描述AKI发病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和发病风险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助于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CSA-AKI高风险人群,以早期预防疾病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类型、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4007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77例(1.9%),术后发生AKI 1250例,发病率为31.2%,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者104例,RRT治疗率2.6%;AKI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5.4%比0.3%,P<0.01);AKI后接受RRT(AKI-RRT)患者院内病死率36.5% (38/104)。心脏移植术后AKI发病率最高(73.0%)、院内病死率最高(18.9%),其次为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AKI发病率57.8%、院内病死率6.1%)、主动脉瘤手术(AKI发病率52.1%、院内病死率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BMI、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术前血肌酐>106.0 μmol/L、术中心肺旁路时间、术中低血压、主动脉瘤手术为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肌酐>106.0μmol/L、术中低血压是影响AKI后肾功能完全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量恢复是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有利因素。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移植术、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及主动脉瘤手术为术后AKI发病的高危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 21(miR-21)通过调节血管扩张,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小鼠双侧肾蒂35 min后恢复灌注构建肾脏I/R模型,术前给予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分为CoCl2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均在再灌注后24 h处死小鼠,观察肾功能(血清肌酐)、肾组织病理评分(HE染色)、miR-21和其靶基因PTEN、pAKT/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体外给予人血管内皮细胞CoCl2干预。通过锁核苷酸修饰的anti-miR-21抑制miR-21表达,观察对miR-21及下游通路PTEN/AKT/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oCl2可显著减轻I/R小鼠的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并诱导I/R小鼠肾脏和血管内皮细胞miR-21高表达,抑制PTEN、激活AKT磷酸化并上调eNOS蛋白表达,肾脏一氧化氮(n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