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laudin-3、4在人类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laudin-3、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laudin-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4%)(P<0.01),claudin-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有远处转移者阳性率较无远处转移者低(P<0.05);而claudin-4在年龄≤ 60岁和有远处转移者阳性率均较年龄>60岁与无远处转移者低(P<0.01和P<0.05)。结论:claudin-3、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但在有远处转移时出现表达缺失或低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脓毒性休克病人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脓毒性休克病人144例,按照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84例和非AKI组60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KI的影响因素。结果AKI组与非AKI组合并糖尿病、平均动脉压、肾小球滤过率和乳酸、尿素氮、D-二聚体水平及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平均动脉压、血清乳酸水平、机械通气、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均为脓毒性休克病人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脓毒性休克病人AKI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和低平均动脉压、高血清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高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高危病人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14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4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69)与死亡组(n=58)。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生存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乳酸(Lac)、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比值均低于死亡组,血小板、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Lac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Lac水平均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APACHEⅡ+Lac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约登指数最大,两种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Lac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两者联合对于预后评估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4.
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将92例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病例分为两组:A组45例,右颈吻合,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B组47例,左颈吻合,在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并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A组喉返神经损伤9例(20.0%),B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部加上纵隔清除淋巴结个数A组为3.7&#177;0.6个,B组为11.4&#177;1.1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时,建议采取左颈吻合,术中暴露喉返神经,既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又有利于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 ~2020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78例(AKI组),根据预后不同分为生存亚组42例和死亡亚组36例,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脓毒症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维生素C联合乌司他丁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乌司他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糖包被损伤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及多糖包被降解产物[透明质酸(HA)、硫酸乙酰肝素(HS)]各指标的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的APACHEⅡ、SOFA评分分别为(15.40±3.70)、(4.61±2.02)分,均低于对照组[(20.20±4.90)、(7.50±3.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及出院后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250例神志清楚及智力正常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以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量表评估]、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天数、每日睡眠时间、入住ICU的时间等10项资料,在入院4 d后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来测评其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在患者出院2个月内,成功随访195例,以HADS量表再次测评患者出院后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与患者出院后抑郁焦虑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 ICU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为2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CI评分(P<0.01),住院期间HADS评分(P<0.05),入住ICU时间(P<0.01)3项为患者出院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CCI评分(P<0.01),APACHEⅡ评分(P<0.05),住院期间出现谵妄(P<0.05),住院期间HADS评分(P<0.05),入住ICU时间(P<0.01)5项因素为患者出院后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较高。原发病较重,住院期间出现精神症状,入住ICU时间长是患者出院后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原发病较重,APACHEⅡ评分较高,且住院期间出现精神、谵妄症状,入住ICU时间长是患者出院后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