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DRS)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 Colles骨折合并 DRS患者 1 7例进行追踪观察 ,并做临床分析。结果 :随访 6月至 3年余 ,伤后 3月骨折愈合 ,DRS完全纠正 ,功能恢复 4~ 9月。结论 :中心移位和垂线比这两种方法有助于 Colles骨折合并 DR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LM钛合金及其涂层材料骨植入试验的生物相容性,为其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Ti-6Al-4V组、TLM组、含生物涂层的TLM组、含耐磨涂层的TLM组各10只,将受试材料植入各组家兔股骨内,在第1、2、4、8、12周观察取材,对植入物及其界面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光镜检查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新型TLM钛合金及其涂层材料的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评价及成骨效应均未出现异常。结论新型TLM钛合金及涂层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38例髋臼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4年11月~2007年12月,对38例髋臼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Langenbeck入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7~58岁,平均39.5岁。右髋18例,左髋20例。致伤原因:其中车祸损伤25例,坠落伤13例。骨折按Letoumel分型: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2008年6月总共26例(28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岁(43~64岁)。根据CroweX线分型,Ⅰ型13例,Ⅱ型9例,Ⅲ型和Ⅳ型各2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髋臼旋转中心内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otch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racture,PP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股骨侧PPF 3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例,女30例;年龄(69.2...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95膝)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8个月),对其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生存质量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1.78%,HSS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5.79%,术后在生存质量、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生存质量评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Smith-Pertersen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对62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62例均获随访,平均2.5年(1~4年),按美国骨科学会标准,优30例,良14例,可12例,差6例;优良率7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异位骨化,7例骨性关节炎,8例深静脉血栓。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6年1月,对92例重症膝关节疾病(106膝)使用后稳定型TKA。其中10例(11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2膝)为创伤性关节炎,80例(93膝)为严重骨性关节炎,5例(5膝)合并外翻畸形,40例(50膝)并内翻畸形。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6年(平均30个月)的随访,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优良率为94.2%,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TKA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6例,其中应用DHS60例(A组),PFN56例(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红蛋白变化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12~24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病例及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但是PFN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PFN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PFN治疗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暴露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