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Delphi法筛选影响入院排程的关键指标,构建患者入院优先级决策的评价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访谈法、Delphi法对51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结果初步确立了包括临床与功能障碍、预期成效、学科价值与科研发展、社会因素等4项一级指标,疾病严重程度、治疗难易程度、等待期间的资源消耗等16项二级指标的分层级入院优先级决策的评价体系。各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分别为:临床与功能障碍0.479、预期成效0.117、学科价值与科研发展0.238、社会因素0.166。结论指标体系为大型综合医院患者分层级入院提供了优先级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社区婴幼儿父母吸烟行为进行干预,探索社区家庭控制吸烟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我市社区婴幼儿父母居室内吸烟基线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获得99户婴幼儿父母接受吸烟干预情况,包括赠送控制吸烟宣传手册,针对父母吸烟行为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和认知行为干预,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吸烟行为的变化情况,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婴幼儿父母吸烟行为明显弱化;吸烟危害性知识量化评分增加;吸烟量明显下降;避开他人及选择不同吸烟场所的人数明显增加;有意识地避开他人吸烟的行为增强。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婴幼儿父母吸烟的认知态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 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讨论我国护士规范培训现状,分别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编制、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护士专业化发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对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认为我国目前护理人才的间断式培养模式不利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与护士专业化发展综合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在职护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水英  周茜  张秀英  王强  申文武 《华西医学》2014,(11):2073-2076
目的调查急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影响程度。方法 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1 62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1.79%,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79.31%),胃肠道与泌尿道感染次之(6.90%);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ANSS)、是否合并躯体疾病、保护性约束时间、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药物副反应评分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段、病程、住院次数、住院季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住院时间、PANSS阳性症状、PANSS阴性症状、保护性约束时间、MECT、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药物副反应评分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急重性精神疾病的特点与不同治疗方式,应建立筛选表格,对医院感染的高危患者实施综合目标监测,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应聘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选择性录取提供依据,为录取后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的修订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09年12月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应聘面试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 以SCL-90总均分≥160分作为标准,筛查出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94人(16.6%);以SCL-9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院内康复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系统康复,对照组49例采用院内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和家庭社会关怀指数,然后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社会关怀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HO-DSAⅡ与SQLS得分呈正相关,APGAR得分与SQLS得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标准病人(SP)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讨护士标准病人(NSP)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及 效果。通过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采用 NSP 进行专科技能教学和考核,改变了培训的形式,丰富了培训的内 涵,提高了专科技能考核的可操作性,提升了培训的效果,95.2% 的学员认为 NSP 对提高自身专科技能有较大帮助; 100% 的受训者表示自己希望能将 NSP 运用到以后的专科护理评估及临床护理教学中去,98.2% 的用人单位认为受 训后的专科护士在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2010年3月29日在对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电休克治疗后,病人伴有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突然得到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