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髂腹股沟入路是由Letournel开展的显示髋臼前柱和髂骨体的内侧面的入路.它可由骶髂前面至耻骨联合范围内显露内髂骨的全部和骨盆入口.也可进入髂骨体部的四边形面和上下支.也可进入髂骨外侧面.所有骨盆前面和前柱的骨折均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建立吞咽障碍患者规范化转介流程,诠释老年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缩短多学科成员参与的路径。方法 成立多学科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吞咽障碍患者转介流程,应用工作分解结构模式分解项目,制定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 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护士吞咽知识达标率从56.3%上升至92.5%,吞咽障碍患者置管率从57.6%上升至75.0%;观察组吞咽障碍患者转介率51.5%相对对照组转介率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专科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患者转介模式,可有效的识别吞咽障碍患者,实现患者的成功转介。  相似文献   
3.
多模式联合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控制方法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期间对64例,64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控制方法进行术后疼痛的治疗.围手术期疼痛综合控制包括:术前患者教育和应用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或曲马多缓释片超前镇痛;术中手术技术改进和减少手术创伤,术后予以医患沟通、冰敷及静脉自控镇痛(PCA).术后第2天随机分为单用COX-2抑制剂和应用曲马多缓释片+COX-2抑制剂两组,并行主动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VAS)包括静息痛、运动疼痛及膝关节出院时运动度恢复情况.结果 联合镇痛组术后静息疼痛评分及运动疼痛评分比单用COX-2抑制剂组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静息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膝关节运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能有效地控制全膝关节比较置换手术后的运动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急诊标本运送合格率,保证医疗质量。方法利用标本运送综合管理系统,对住院患者急诊标本运送节点进行质量改进。结果住院患者急诊标本运送合格率由20.63%提高到7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标本运送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急诊标本运送的监管效率,改善急诊标本运送质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为更好地开展专科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 660例老年住院患者开展老年专科护理实践,如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架构,成立老年专科护理小组,规范专科护理程序,实行专科护理会诊、查房以及引进相关评估工具等.结果 实施老年专科护理后老年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如压疮、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病区护士老年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建立老年专科护理实践模式,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及老年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肩关节前侧手术入路主要临床适应证:(1)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术;(2)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修复术;(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4)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修补术;(5)肩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6)肩关节肿瘤活检术或肿瘤切除术;(7)肩关节成形术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8)肩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预防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现状设定目标值,分析影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质量合格率的因素,找出其中的真正原因,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合格率上升(P0.01),圈成员综合素质自我评价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士对老年疼痛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老年疼痛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cCaffery设计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及Sloman等设计的护士老年疼痛知识问卷对广东省35家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502名护士完成了问卷。护士基础疼痛知识及老年疼痛知识均缺乏,平均答对率分别为45.2%、52.9%。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护理不同比例老年患者的护士的基础疼痛知识、老年疼痛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肿瘤科护士及参加疼痛学习班者得分较高。结论:护士疼痛知识不能满足老年疼痛患者的需求,应强化对护士进行老年疼痛专题教育,提高老年疼痛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持续改进老年疼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客观、科学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临床感控专科护士的核心胜任力,以促进临床感控专科护士培养和认证规范化。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沈阳市、太原市、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阳江市等地1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第1、第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6和0.891,判断系数0.910和0.916,熟悉系数0.822和0.867。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22,0.209(均P<0.001),确立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结合了临床专科护士和感控专科护士的特点,可为临床感控专科护士培养体系的设计和认证提供依据。随着感控形势的发展仍然有待分层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问卷对广东省61名赴港培训并取得专科护理文凭的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为(119.46±24.31)分,其中循证实践知识维度得分(63.95±14.51)分、循证实践态度维度得分(26.16±4.56)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得分(28.66±7.57)分.不同学历、职称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管理岗位、骨科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得分较高(P<0.05);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时间较早者循证实践态度得分较低(P<0.01).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基础,仍需提高循证知识与行为水平.护理管理者要支持专科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应积极参加循证实践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