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体重(250±25)g,随机分入4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腹、关腹和复苏,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组大鼠行CLP;血必净3h组大鼠于CLP后3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血必净12h组大鼠于CLP后12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每组随机留取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大鼠在术后6、15和24h,血必净12h组大鼠在术后15和24h各随机处死5只,分别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骨架蛋白Claudin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的术后72h存活率分别为8/8、0、1/8和0,血必净3h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1),血必净12h组与脓毒症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基本不变。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以及术后6、15和24h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15和24h,以及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脓毒症组与血必净12h组术后同时间点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脓毒症组和血必净3h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和15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术后24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大鼠存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肺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使用剂量和时间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入院24 h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胆红素、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等,并统计APACHE Ⅱ。依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病死率差异;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乌司他丁使用剂量、疗程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中,共死亡36例(26.9%)。其中39例使用乌司他丁,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3.3%(13/39)和24.2%(23/9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 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中,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44.4%(4/9)和9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乌司他丁使用总量分别为(698.46±253.57)万U和(1 030.38±633.19)万U,使用时间分别为(7.54±3.02) d和(14.57±6.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于APACHEⅡ评分≥25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足量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血必净治疗60例脓毒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8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收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即原则分为血必净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Marshsll评分、胃肠道功能评分、28d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抽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血总胆红素。结果疗程结束时血必净组白细胞、体温、呼吸、心率、血肌酐、血总胆红素、Marshall评分、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小板较治疗前升高;并且白细胞、体温、体征评分、28d病死率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乏力、腹泻、泡沫尿40余天,呼吸困难3 d"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腹泻、泡沫尿,伴发热,最高达38.9℃,1周后出现眼睑水肿,查血白细胞2.36×109/L,尿蛋白(++++),狼疮抗体阳性,抗Smith抗体阳性,4月23日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甲强龙80 mg静滴治疗21 d后,5月15日出现茶色尿、巩膜黄染,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8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75 U/L,给予甲强龙0.5g冲击治疗3天无明显好转,5月19日出现呼吸困难,给予BiPAP辅助通气.  相似文献   
5.
超深低温和复苏对犬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深低温对犬脑组织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实验犬闭胸式体外循环,体内体外结合降温,并以海脉素置换行控制性放血,至红细胞比容降至5%左右。中心体温7-10℃维持低流量体外循环90 min。复温过程中回输自体血并予复苏。结果:7只犬中1只因技术因素死于术中,其余6只复苏后神经功能均恢复,但在2-4 h后均死于肺功能不全。病理检查示:脑、肝脏、肾脏正常;心脏轻度缺血性改变;肺水肿、肺泡出血明显。结论:超深低温下犬脑、肝、肾可耐受缺血90 min而无明确异常,但在复苏后维持肺功能困难。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头部外伤致特急性特重型颅脑伤,右额顶硬膜外血肿,右额部粉碎性骨折,颞叶钩回疝,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伤后3h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清除血肿量约120ml,右侧额顶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转入ICU,2h后拔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及不同营养途径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 090例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并发脓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637例)和非大黄预防组(453例);两组再分肠内营养、肠内外营养、肠外营养和无营养支持4个亚组。观察各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大黄预防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而非大黄预防组发生率为1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黄预防组中肠内营养337例,并发真菌感染3例(占0.9%);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营养178例,并发真菌感染7例(占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黄预防组中肠内外营养179例,并发真菌感染2例(占1.1%);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外营养127例,并发真菌感染9例(占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肠外营养和无营养支持的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肠外营养组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内外营养组(P均<0.05);无营养支持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最高(30.4%和61.3%)。结论大黄及肠内营养通过胃肠道机制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已往对出血性脑中风的救治包括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救治成功率低,远期致残率高.近10年来,微侵入手术和穿刺引流术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有取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趋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Sprague Dawley 大鼠2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对照组4只,其余每组6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TUNEL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复苏后3h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就出现细胞凋亡,复苏后24h海马区TUNEL阳性率为6.0%。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分析心肺复苏成功后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7~2001年在院内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并维持超过6h以上,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的年龄超过18岁的成年患者。从病例中提取数据记录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出院时结局、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50例纳入本研究。最终死亡35例(70%),痊愈出院6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出院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在下列项目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心肺复苏前超过8min(P=0.043)、自主循环恢复48h后仍然神志不清(P=0.003)、自主循环恢复后48h内出现低血压状态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维持(P=0.023)、高热(P=0.029)、多尿(P=0,043)、高血糖(P=0.019)。存活组和死亡组在下列项目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肺复苏前超过8min、自主循环恢复48h后仍神志不清、自主循环恢复后48h内出现低血压状态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维持、高热、多尿、高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