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体重(250±25)g,随机分入4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腹、关腹和复苏,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组大鼠行CLP;血必净3h组大鼠于CLP后3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血必净12h组大鼠于CLP后12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每组随机留取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大鼠在术后6、15和24h,血必净12h组大鼠在术后15和24h各随机处死5只,分别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骨架蛋白Claudin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的术后72h存活率分别为8/8、0、1/8和0,血必净3h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1),血必净12h组与脓毒症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基本不变。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以及术后6、15和24h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15和24h,以及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脓毒症组与血必净12h组术后同时间点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脓毒症组和血必净3h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和15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术后24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大鼠存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肺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使用剂量和时间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入院24 h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胆红素、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等,并统计APACHE Ⅱ。依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病死率差异;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乌司他丁使用剂量、疗程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中,共死亡36例(26.9%)。其中39例使用乌司他丁,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3.3%(13/39)和24.2%(23/9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 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中,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44.4%(4/9)和9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乌司他丁使用总量分别为(698.46±253.57)万U和(1 030.38±633.19)万U,使用时间分别为(7.54±3.02) d和(14.57±6.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于APACHEⅡ评分≥25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足量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急诊科是各医院的窗口 ,危重病急救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病急救患者最有效的体制 ,目前我市各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不平衡 ,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病急救患者救治的需要 ,为了确保急危重病患者得到快速诊治 ,提高救治成功率 ,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是很有必要的。1 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指院内为急危重病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ICU、药房、血库、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哪些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已往对出血性脑中风的救治包括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救治成功率低,远期致残率高.近10年来,微侵入手术和穿刺引流术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有取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趋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心搏骤停后脑复苏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简便的心跳骤停后脑复苏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记录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发生循环停止时间(TCA)、自主循环恢复时间(TROSC)、72h存活率,复苏后不同时间点(3、6、12、24、48、72h)神经功能评分(NDS),观察复苏后3h和72h透射电镜下皮层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造模后大鼠迅速发生循环停止,TCA和TROSC分别为(137.3±10.2)s,(64.4±9.3)s,复苏成功率87.5%,72h存活率为80%。NDS在复苏后3h时最低,以后NDS渐趋好转。血浆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在72h略有回降,但仍高于造模前(P〈0.01)。电镜显示复苏后3h脑损害最严重,72h逐渐减轻。结论 这一模型操作简单且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Sprague Dawley 大鼠2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对照组4只,其余每组6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TUNEL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复苏后3h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就出现细胞凋亡,复苏后24h海马区TUNEL阳性率为6.0%。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2 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 (商品名“凯时”)进行治疗 ,对缩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程起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共 2 1例 ,均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1] 。其中 ,前列地尔治疗组 11例 ,常规治疗组 1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肾功能均具可比性 ,且治疗前均未接受血透治疗。1 2 治疗方法 前列地尔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凯时 ,10 μg/支 ) 10 μg加入生理盐水 10mL ,静脉推注 ,每日 1次 ,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黄及不同营养途径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 090例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并发脓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637例)和非大黄预防组(453例);两组再分肠内营养、肠内外营养、肠外营养和无营养支持4个亚组。观察各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大黄预防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而非大黄预防组发生率为1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黄预防组中肠内营养337例,并发真菌感染3例(占0.9%);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营养178例,并发真菌感染7例(占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黄预防组中肠内外营养179例,并发真菌感染2例(占1.1%);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外营养127例,并发真菌感染9例(占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肠外营养和无营养支持的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肠外营养组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内外营养组(P均<0.05);无营养支持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最高(30.4%和61.3%)。结论大黄及肠内营养通过胃肠道机制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充力肽的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充力肽的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营养;力肽组:除给予静脉营养外,按1.5Ml/kg补充力肽。分别在静脉营养治疗前1d及治疗后第4、7、14天测定氮平衡、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病人耐受性指标。结果:治疗第7天后两组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增高,但力肽组增高更明显;病人耐受性指标中,力肽组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出现血葡萄糖和总胆红素升高。结论:补充力肽比单纯肠外营养更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免疫功能的效果,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重度创伤急救原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ISS评分≥16分)的急救原则。方法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①外科主治以上医师(Attending)首诊并全权、全程指挥抢救原则;②患者入院后立即成立急救小组(Teamwork)救治原则;③抢救、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使抢救时间最短的并联(Parallel)原则。分析比较应用"ATP三原则"前、后各2年救治重度创伤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ATP三原则"前2年(2002-01-01~2003-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388例,ISS评分(25.9±6.4)分,死亡152例,死亡率39.2%,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02.8±16.7)min、(140.3±20.6)min。应用"ATP三原则"后2年(2004-01-01~2005-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438例,ISS评分(28.6±7.8)分,死亡87例,死亡率19.9%,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69.5±11.5)min、(89.6±9.3)min。两组治疗前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死亡率、抢救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TP三原则"后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