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门市蚊虫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携带状况。方法 2022年7-8月在荆门市3个镇/街道选取7个点采集蚊虫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EV核酸,计算蚊种的批阳性率和最低现场感染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JEV的E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共采集4 920只蚊虫标本,其中致倦库蚊、白蚊伊蚊、骚扰阿蚊、中华按蚊分别占56.10%、41.46%、1.83%、0.61%;仅2批次致倦库蚊的JEV核酸检测阳性,批阳性率、最低现场感染率分别为6.67%(2/30)、0.07%(2/2 760)。2株JEV分离株均为基因Ⅰ型,与中国浙江省和陕西省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调查地区2022年蚊虫标本JEV携带率较低,蚊虫中存在基因Ⅰ型JEV循环。需持续开展蚊种JEV监测,警惕乙脑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低成本的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应用于间日疟原虫实验室检测的效果。方法制备抗凝静脉血的干滤纸血滴标本,采用干滤纸5%Chelex-100煮沸法提取疟原虫DNA,并进行套式PCR反应;通过比较PCR检测结果与疟原虫镜检结果,评价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方法的效果。结果在42份样本中,有34份血样PCR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占81%;5份镜检结果无法判断的血样,PCR检测为阳性或阴性;2份镜检结果为阴性的血样,套式PCR检测为阳性。结论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结果可靠,比镜检方法灵敏,有望在疟疾的实验室诊断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HIV—1耐药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军强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8(5):158-160,F003,F002
随着多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的应用和推广,HIV-1感染者的并发症和AIDS病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抗HIV/AIDS的治疗效果是极其明显的,但是,HAART应用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HIV-1的耐药性是维持HAART长期疗效的障碍,如何加强HIV-1耐药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产生HIV-1耐药性的分子机制,HIV-1治疗药物及其耐药性与HIV-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HIV-1耐药性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指导意义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特征。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6-2021年麻疹监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培养、N基因C末端基因扩增,构建分离株与基因库(GenBank)中麻疹病毒基因型参考株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和基因型别。结果 从湖北省2016-2021年麻疹监测病例中共获得335株麻疹病毒流行株,其中H1基因型327株(2016-2018年)、B3基因型5株(2019年)、疫苗株A基因型3株(2016年和2021年)。H1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0%-98.90%,与H1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30%-97.80%;B3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0%-100%,与B3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10%-97.60%。结论 2016-2018年湖北省麻疹病毒优势流行株仍为中国本土H1基因型,2019年首次发现B3基因型,2021年仅检测到疫苗株A基因型。需继续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监测,及时发现和阻断输入性麻疹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鄂东南、鄂西、鄂西北地区从业人员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分布状态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以鄂东南、鄂西、鄂西北地区体检的从业人员为对象,每人静脉采血5 mL并分离血清,通过巢式PCR方法对HBV亚型进行分型.结果 共检测HBV阳性血清标本29份(鄂东南9份,鄂西、鄂西北各10份),其中B型18份(62.06%)、C型1份(3.44%)、BC混合型3份(10.34%)、A型3份(10.34%)、AC混合型1份(3.44%).结论 29份HBV阳性血清标本中B型基因18份,占62.06%,数据显示B型为该地区HBV流行优势基因型,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基于RNP复合体的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方法 将人源pol Ⅰ启动子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和原核质粒pUC18,获得pol Ⅰ/pol Ⅱ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CHBW和pol Ⅰ单启动子表达载体pPol IR;来源于禽流感病毒H5N1湖北分离株A/Chicken/Hubei/489/2004的基因被克隆到pCHBW上,获得pCHBW-PB2、pCHBW-PB1、pCHBW-PA、pCHBW-NP;将荧光蛋白基因置换NA基因的编码区进而克隆到pPol IR上获得pPol IR-NA (EGFP);这些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并观察荧光.结果 所构建的载体均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正确.pCHBW-PB2、pCHBW-PB1、pCHBW-PA、pCHBW-NP和pPol IR-NA (EGFP)共转染293T细胞后能观察到绿色荧光,Western-blot实验证实被转染的293T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结论 基于RNP复合体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成功,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相似文献   
7.
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于2001年1月底到2月初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这是美国一年一度的HIV/AIDS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科技大聚会,包含15%左右的其他国家代表,过去一年中的许多新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都可以在会上发表,本文就本次大会内容作一综述。1 HIV诊断,药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应用1.1 诊断技术的发展集中于新生代重组HIV抗体和P24抗原检测技术(第四代检测技术)和快速反应。前者与第三代检测技术相比较,检测特异性有所降低,但它对HTV早期感染的辨别能力强,在早期筛查HIV中更具优势;后者有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组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 10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得到扩增产物。在 16例接受 HAART的 HIV-1感染者中,发现 1例感染者 DP31的 PR和 RT基因出现了突变,这些突变为L63P、T215F、K219Q和M184V。所有突变均与公开报道的结果一致,并被证明与HIV-1的耐药性有关。另外,DP31在接受HAART前已出现T215F、K219Q的耐药性突变,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该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并且为临床医生评价HAART效果,合理选择和及时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经过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个案调查问卷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机构及结果开展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医院布病诊断情况和不同就诊次数的发病至就诊间隔情况。结果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男:女为4.38∶1,平均年龄为44±15岁,90.70%有羊只接触史,39.47%在春季发病,95.33%病例有发热,持续2~90 d,95.50%主动就诊,县级医院布病就诊确诊率14.29%,省级医院82.76%。结论湖北省布病病例以成年男性为主,接触羊只是暴露因素,县级医院以下布病诊断率低,误诊多,建议要加大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提高县级以下医务人员布病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从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猪肉、基围虾、湖水、病人、病人厕所等处采集标本培养分离血清学分型确认的霍乱弧菌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电泳技术(PPGE)检测霍乱弧菌基因分型。结果同一地区的猪肉、基围虾、湖水中0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基因分型结果一致,毒力基因阴性;病人及病人厕所0139群霍乱弧菌基因分型结果一致,毒力基因为阳性。结论检测猪肉、基围虾、湖水中霍乱弧菌毒力基因阴性的结果,可以为现场提供避免采取应急防治措施的依据,节约大量的社会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