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在胸部外伤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全组30例,均具备开胸探查指征;均行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应用VATS进行诊断治疗。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05min,平均70min。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VATS下治疗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指标(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心律失常、肺漏气、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6个月FVC、FEV1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0.41±1.82)枚、(190.34±50.12)mL、(138.17±30.78)min、(6.21±0.23)L、(6.05±0.68)d、(3.19±0.56)分、(141.09±42.34)mL、(3.98±1.25)d、(79.84±3.28)%、(83.76±4.11)%、8.57%,对照组依次为(10.45±1.88)枚、(306.63±61.48)mL、(117.96±28.58)min、(5.12±0.20)L、(8.41±0.98)d、(3.24±0.58)分、(141.29±42.55)mL、(4.05±1.28)d、(76.32±3.01)%、(76.03±3.62)%、1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FVC、FEVl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分钟通气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清扫数量、疼痛评分、引流量、胸管置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肺通气量更高。  相似文献   
3.
贾伟  于文江  岳志  常王玉 《安徽医药》2012,16(4):490-491
目的探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根治性切除术中、下段食管癌。结果一次吻合成功149例,1例失败改为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1例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144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1例,食管主动脉瘘2例。,乳糜胸1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球囊扩张器扩张7次后缓解或治愈。6例失访。结论中、下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但术后胃肠道重建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皮肤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3 d、术后5 d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评分(P<0.05),两组术后5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评分(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刻比较,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造影定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减小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于文江  贾伟  刘丽  岳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80-1682
目的 观察术前营养状况预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例)、术前营养组(25例)、术后营养组(25例)和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25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术后营养组、术前营养组在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4.76、15.13、17.87,均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Х^2 =9.17、12.13、19.18,均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预知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生存质量,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部螺旋CT明确诊断40例双侧肺大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胸手术,实验组采取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结果 采取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开胸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复张性肺水肿、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开胸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贾伟  于文江  岳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4):365-366,I0001
目的探讨肋骨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多发性肋骨骨折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实施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发生率,胸廓完整性。结果在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胸廓完整性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恢复胸廓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贾伟  于文江  岳志 《安徽医药》2013,34(3):300-302
目的探讨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经胸部X线、CT检查确诊为肺挫伤。早期合理使用激素、抗生素,充分有效的止痛,有效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休克、维持循环稳定并及时处理合并损伤,注意控制输液量,尤其是限制晶体液的摄入量,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87.5%,死亡5例,病死率为12.5%。死亡原因: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发严重肺挫伤及ARDS 3例;1例死于合并脑挫裂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肺挫伤的诊断首选胸部CT检查。严重合并伤和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救治合并伤,合理的胸壁固定,限制性液体复苏及保护性机械通气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Cu-ZnO/Al2O3催化剂,在高压搅拌釜中进行了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的研究,考察了溶剂效应、内外扩散和反应条件对醋酸乙酯转化率和乙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乙酯在四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转化率要高于在液体石蜡介质中的转化率。以四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当催化剂粒径小于120 μm,搅拌转速大于800 r/min时,反应的内外扩散阻力可忽略;在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250℃,压力5.0 MPa,醋酸乙酯液时空速1.0 h-1,氢气与醋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之比(氢酯比)10:1,搅拌转速800 r/min)下,醋酸乙酯的转化率为83.5%,乙醇的选择性为96.5%。在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反应中引入液相介质,能够较好地解决气固相反应中催化剂床层的移热问题,且能有效降低反应的氢酯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