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55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491篇
综合类   504篇
预防医学   260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是公认的胆囊良性疾病的治愈手段,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已有明确共识。近年来,“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颇受热议,一些医生将“保护胆囊”的学术观点等同于“保留胆囊”的手术技术,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差异性的预后。因此,临床医师应明晰“保护胆囊”理念与“保胆手术”的差别,对胆囊良性疾病的诊疗原则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规范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14岁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儿181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92,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SLIT组(n=89, 给予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采用AR评分标准, 根据患儿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 将对照组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将SLIT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9)。收集第6个月、 1年、 2年的随访数据, 分别对患儿进行TNSS、 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s, TRMS)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治疗2年后, SLIT组与对照组患儿TNSS评分分别为0.61±0.73、 1.61±1.17, TRMS分别为0.21±0.41、 0.59±0.70, VAS分别为0.63±0.70、 1.53±1.2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6.269、 4.139、5.174, P值均<0.05; (2)轻度组(n=62)组内分析: SLIT组(n=27)与对照组(n=35)比较, 治疗6个月、 1年, 两组的TNSS、 TRMS、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08、 0.232、 0.788, 0.774、 0.033、 -0.718; P值均>0.05); 治疗2年时两组的TRMS、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30、 1.255, P>0.05), TNS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8, P值均<0.05); (3)中度组(n=61)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8)比较, SLIT组(n=33)治疗6个月,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3、 0.412, P值均>0.05), 但两组的TN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7, P<0.05); 治疗1年、2年的TNSS、 TRMS、 VAS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952、 2.740、 3.293; 4.743、 2.505、 3.330; P值均<0.05); (4)重度组(n=58)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9)比较, SLIT组(n=29)治疗6个月、 1年、 2年的TNSS、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7、 2.086、 2.781, 4.996、 4.264、 2.756, 4.253、 4.480、 4.515, P值均<0.05)。结论 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尘螨致敏AR患儿, 治疗2年可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的疗效, 尤其在病情严重患儿,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4~12月,对7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 肽、HDL C、LDL C、TG、非酯化脂肪酸(NEFA)等指标,计算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等,探讨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结果(1)SGA组FPG、HDL C低于AGA组,而FINS、LDL C、TG、NEFA高于AGA组(P<001);(2)SGA组G/I比值、ISI低于AGA组,HOMA IR高于AGA组(P<001),而HBCI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FGR儿在生命早期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作者应用经直肠彩超诊断宫颈癌 35例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 ,平均年龄 (5 1.5± 9.2 )(36~ 79)岁。宫颈癌临床分期 (FIGO 1995分期标准 ) :Ⅰ期 2例 ,Ⅱ期 2 2例 ,Ⅲ期 10例 ,Ⅳ期 1例。病理结果 :鳞癌 33例 ,腺癌 2例。临床表现 :不规则阴道流血、排液 2 8例 ,接触性出血 5例 ,月经量多、周期缩短 4例 ,右肾区疼痛、排尿不适 1例。1.2 仪器 Acuson 12 8XP/ 10型彩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 :腹部 2 .5~ 4 .0MHz ;直肠 5 .0~ 7.0MHz。1.3 超声检查方法 膀…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抗生素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及病原学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1月收住我院的84例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因学分析,根据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疾病转归.结果: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假性球麻痹、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均>30%.病原学分析提示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7株,占27.3%)、铜绿假单胞菌(31株,占18.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12.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比较敏感,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敏感性相对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性相对较高.结论: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或出现假性球麻痹、意识障碍、营养状况不佳.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如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奎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在治疗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时可作为经验性优先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比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共治疗 5 1例急性肠炎。利福昔明治疗 2 5例 ,环丙沙星 2 6例 ,用药时间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利福昔明组 (治疗组 )与环丙沙星组 (对照组 )相比 ,显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80 .8%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96 .2 % ,止泻时间治疗组 2 8.6 7± 15 .92h ,对照组 36 .12± 2 0 .70h ,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上各项指标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常规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利福昔明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与环丙沙星比较 ,疗效相仿 ,但耐受性好 ,口服不吸收 ,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