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华医学会广西疼痛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换届选举大会2005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玉林市举行,来自广西各地医院的麻醉科、疼痛科、骨科、肿瘤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学科的150多位医师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邀请了河北医科大学张立生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宋文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博士为大会作专题报告。大会还就疼痛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尽管对该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已有很大进展 ,但死亡率仍高达 5 0 %~ 70 % [1 ]。我科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 36例 ,其中发生 ARDS14例 ,发生率 38.89%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本组 14例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2 4~72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 112 d,平均 34 d。ASP符合 1988年 11月北京中日难治性胰腺疾病讨论会的诊断标准 [2 ] ;ARDS符合 1988年全国第 2次 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3] ,即在…  相似文献   
3.
何睿林  陈建华  陈序 《微创医学》2001,20(4):517-518
1 临床资料1.1 病历介绍患者女,18岁,体重42.5Kg。因“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昏头痛2年余,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前血压最高达225/120mmHg,曾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呕吐、尿失禁等症状,经脱水、降压处理好转。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未见阳性体征。化验:RBC3.90× 1012/L,HGB96g/L,Hct29.7%,PLT143×1012/L;ALT134U/L,AST99U/L;24h尿儿茶酚胺 462.8μg/2000ml尿,24h尿17-OH3.56mg/1600ml尿,24h尿17-KS0.91mg/1600ml尿,血浆醛固酮值分别为682.22pg/ml(立位)、452.51pg/ml(卧位),血浆肾素水平6.72ng/ml/h,血管紧张素2621pg/ml;血钾2.88mmol/L,血钠126mmol/L,血氯86.5mmol/L。行多次B超及CT检查均考虑为双侧肾门部嗜铬细胞瘤且为术后病理所证实。入院后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予哌唑嗪2mg1次/8h口服起,并用心痛定等,血压控制尚可,继以5%G.N.S 10 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连续扩容3天后,于入院第41天拟行手术,术前晚予安定5mg 口服,但术晨肌注安定1 0mg、东莨菪碱0.3mg后血压骤升至190/140mmHg,HR120次/分,病人精神较为紧张,即服哌唑嗪2mg,血压有所下降,而心率变化不大,遂暂停手术,并调整哌唑嗪用量由3mg1次/6h渐增至6mg1次/6h,10天后再次拟行手术,术前用药同前,但加用度冷丁0.1g肌注后血压再度升高,由141/104mmHg至170~180/130~140mmHg,HR120~130次/分,观察超过半小时病情未见改善,再次终止手术。调整哌唑嗪至7mg1次/6h,并用安体舒通、柳胺苄心定、寿比山、氨酰心安等,3周后病情稳定,血压140~116/82~101mmHg,HR88~106次/分,决定予行“偷割”,预先开通输液,术前药除改度冷丁为度非合剂1/2U肌注外,余同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1 %利多卡因 5ml、玻璃酸钠 2 0mg,膝关节腔注射 ,每周 1次 ,连续 5周。塞来昔布 2 0 0mg/d ,口服 ,连续 5周。对照组 :1 %利多卡因 5ml、曲安奈德 2 0mg ,膝关节腔注射 ,每周 1次 ,连续 5周。观察膝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 ,见效快 ,疗效维持较长 ,复发率低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小鼠疼痛和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用于PHN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即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对照组。夏天无注射液组与模型组使用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腹腔注射制备PHN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作对照组。PHN模型痛阈值稳定后,夏天无注射液组行腹腔注射夏天无注射液治疗,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周期为14 d。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 d(T1)、3 d(T2)、5 d(T3)及治疗开始后1 d(T4)、3 d(T5)、5 d(T6)、7 d(T7)、14 d(T8)行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测定,T3及T8测定完毕立即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取脊髓L4~L6组织,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机械痛阈监测结果:与T0时点比较,T3时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PWMT显著性降低(P0.05);夏天无注射液治疗后,夏天无注射液组PWMT较T3时显著性升高,但仍低于T0时(P0.05)。免疫组化数据提示:在T3时刻,与对照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组及模型组的Bcl-2和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增加(P0.01);夏天无注射液组、模型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8时刻,与模型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组的Caspase-3表达量降低,而Bcl-2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UNEL结果提示:在T3时间点,夏天无注射液组及模型组的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夏天无注射液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8时间点,与夏天无注射液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显著性增加(P0.01),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数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夏天无注射液对改善PHN模型小鼠机械痛敏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夏天无注射液抑制小鼠脊髓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照射对下颌髁突软骨的生物学效应及软骨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其中的作用,为今后电磁辐射的应用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辐照组(EMP1组和EMP2组),于辐照后3、12、24 h处死取材.苏木精-伊红(HE)、番红O-固绿、Ⅱ型胶原染色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及Western blot检测髁突软骨中Necroptosis关键分子RIPK3、p-MLKL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EMP1组3 h时髁突肥大层大量软骨细胞出现胞核异常深染、增大,12 h、24 h时胞核异常深染现象基本消失;EMP2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与Sham组相比,EMP1组髁突软骨中的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但EMP2组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EMP1组和EMP2组软骨厚度、蛋白多糖阳性面积百分比与Sham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Sham相比,EMP1组髁突软骨中的RIPK3、p-MLKL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在3 h和24 h显著升高(P<0.01),在12 h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EMP2组中RIPK3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MLKL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在辐照后3 h显著升高(P<0.05)、12 h无明显差异、24 h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EMP照射可引起髁突软骨的一过性损伤,Necroptosis参与了EMP照射对髁突软骨的瞬时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足感染标本,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按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细菌304株,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占29.3%,8.6%,5.9%,5.6%。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10~2020-04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口服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靶神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点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13例,临床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临床好转6例,无效6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491,P=0.01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比较,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的优点,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