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颜色和运动知觉的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测人类颜色和运动知觉区的特点。材料和方法 :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 7名受试者行扫描。颜色刺激和运动刺激随机呈现。数据经预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脑激活图和局部血氧反应曲线。结果 :颜色刺激主要激活第四视觉区 (V4) ,但颞中回复合体 + (MT+ )也有轻度激活 ;运动刺激主要激活MT+ ,但V4也有一定激活。结论 :尽管V4主要参与颜色知觉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参与运动知觉 ;类似地 ,尽管MT+ 的主要功能是运动知觉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颜色知觉的加工。事件相关方法可能比组块设计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胶质瘤瘤周脑白质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为研究神经纤维束功能保护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对8例功能区胶质瘤,术前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标记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的神经影像兴趣区,利用神经导航系统中扩散张量成像一纤维束示踪(DTI-FT)图像、脑穿刺留置着色明胶海绵矫正脑漂移技术、直接电刺激技术等,定点采集影像兴趣区标本,进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成功定点采集标本13块,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均保持术前状态或改善。胶质瘤周边脑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三类超微结构改变:单纯髓鞘病理改变、单纯轴索病理改变及髓鞘.轴索共同病变。结论针对术前神经影像兴趣区,定点留取大脑半球内手术病理标本的方法,为研究神经影像信号与手术神经病理间关系提供了重要方法。轴索变性、坏死是肿瘤周边脑白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而仅有髓鞘病变的有髓神经纤维是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完善而有效的锥体束空间定位和功能保护方法。方法对13例功能区胶质瘤应用1.5T磁共振系统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在功能神经导航中进行纤维束示踪(FT),在导航中确定肿瘤与锥体束界面的标记点,应用自制导航穿刺针、着色明胶海绵对白质内锥体束走行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锥体束基础上,应用皮质、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或唤醒麻醉技术在肿瘤切除中对锥体束功能进行评估监测,保证其正常功能。结果本组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在神经导航中均得到确定,术中在DTI-FT导航下空间定位满意;锥体束功能判定明确者10例。均全切肿瘤,运动功能保持术前正常水平或得到改善。结论联合应用DTI-FT导航、神经电生理或唤醒麻醉技术可确保锥体束功能不出现手术损伤,同时为明确胶质瘤在脑白质内功能性边界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统。利用图像DICOM信息,进行图像配准。采用线延伸算法对兴趣区内的体素进行纤维束跟踪,在导航系统中以彩色融合图像显示激活区和神经纤维束。结果上述图像配准融合结果良好,融合图像成功用于26例神经外科术中导航,使用效果满意。结论功能磁共振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融合,为颅脑病变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术中保护正常脑功能及进行脑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一般线性(GLT)检验在fMR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GLT技术分析了一组复杂运动与简单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并与传统互相关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互相关分析,选用不同的阈值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GLT则不需要主观设定域值,并可对复杂与简单两种运动任务的激活强度进行定量比较,表明各脑区不同程度地参与两种运动任务,可被看作有一定等级的平行加工系统.结论:与传统互相关分析相比,本研究的方法更为客观,并适合于定量分析两种不同任务所激活的脑活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大脑皮质运动系统运动准备和执行活动的空间分布。方法:采用组块设计,分别对受试者执行实际运动和想象运动时的脑活动进行fMRI扫描,并运用多重回归分析和一般线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准备和执行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大脑皮质运动系统各运动相关区均不是单一功能区,而是同时参与运动准备和执行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各脑区的分布也不是均一的或者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特征性梯度分布:其中辅助运动区(SMA)和运动前区(PMC)自前至后、后顶叶皮质(PPC)自后至前,其参与运动准备的程度越来越低,参与运动执行的程度越来越高。结论:组成大脑皮质运动系统的各随意运动脑区都不是孤立的功能单元,而是一个个同时包含运动执行和准备成分、并具有一定层次的功能子系统;大脑皮质运动系统实际上就是由这些功能上紧密相连的并行加工的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7.
图像引导外科系统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精确定位功能靶区,保护重要脑功能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系统中融合功能脑图谱、CT-MRI图像融合、功能磁共振图像检测到的重要脑功能区与扩散张量成像追踪到的白质纤维束信息,可以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帮助医生精确定位、识别或保护重要脑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肝脏外科手术或肝脏病理研究中,计算肝脏体积是重要步骤。由于肝脏外形复杂、临近组织灰度值与之接近等特点,肝脏的自动医学图像分割仍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难点之一。方法本文采用图谱结合3D非刚性配准的方法,同时加入肝脏区域搜索算法,实现了鲁棒性较高的肝脏自动分割程序。首先,利用20套训练图像创建图谱,然后程序自动搜索肝脏区域,最后将图谱与待分割CT图像依次进行仿射配准和B样条配准。配准以后的图谱肝脏轮廓即可表示为目标肝脏分割轮廓,进而计算出肝脏体积。结果评估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在肝脏体积误差方面表现出色,达到77分,但在局部(主要在肝脏尖端)出现较大的误差。结论该方法分割临床肝脏CT图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臂丛神经干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重建臂丛神经干的三维轮廓及内部各神经束的立体行径。方法 采用头发作为定位材料,将臂丛神经上、中、下干连续组织切片后进行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高分辨率扫描仪获取二维数码信息后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真实地再现臂丛神经上、中、下干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干内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行径,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任意角度显示。结论 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材料和方法,图像显示效果较好,是一种臂丛神经三维重建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下干连续组织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一种臂丛神经下干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采用发丝作为定位材料,将臂丛神经下干进行连续组织切片后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染色,高分辨率扫描仪获取二维数码信息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真实地再现擘丛神经下干的三维立体结构及下干内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行径,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任意角度显示。结论: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材料和方法,图像显示效果较好,是一种臂丛神经三维重建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