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孢唑啉钠为抗生素类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感染。目前国内对该药品含量测定方法,均用微生物杯碟法进行测定,考虑微生物杯碟法,繁杂,要制备培养基,缓冲液,需要115℃高压灭菌30分钟,还要制备鉴定用菌液,有的菌液至少要24小时,所用一切器皿也需在160℃干热灭菌二小时,整个试验麻烦、费时。本文参考文献确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唑啉钠直接测定方法,以pH 3.6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水扬酸为内标,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层析柱,紫外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九批试样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杯碟法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3.
一起工厂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寒疫情的规模及原因,以便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并采集工厂内外环境、饮食及水源的相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报告28例伤寒确诊病例,无死亡。对病例中分离的12株伤寒菌株进行的PFGE检测结果一致。病例分布在该片区217间工厂中的10间,平均罹患率为3.1‰,工厂间的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χ^2=5.2,P=0.74)。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病前外出进餐史(OR=8.0,95%CI:2.6~25)、病前凉面或凉皮进食史(OR=6.8,95%CI:1.4~32)及直接引用生水史(χ^2=4.9,P〈0.01)等危险因素结果一致,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40份环境样本中,水箱水、井水及水箱底泥水均发现有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但未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宗伤寒可能是由于饮用污染的井水和在凉面、凉皮制作过程中使用污染井水导致的。采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停止使用井水而改用市政供水等措施之后疫情终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基于街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风险评估方法,提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整合深圳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关键信息,建立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9日,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7例,其中感染来源为湖北武汉地区有224例(53.7%),湖北省其他地区80例(19.2%),其他省市38例(9.1%),深圳市内感染75例(18.0%)。选取“14 d内街道的新冠肺炎病例数(X1)”、“14 d内新冠肺炎病例数的明确感染来源占比(X2)”及“14 d内街道内发生新冠肺炎的社区占比(X3)”作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的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方程Y=0.4X1+0.5X2+0.1X3。将前期已报告的392例具有明确现住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回代计算,高风险街道15个(20.2%),中风险街道25个(33.8%),低风险街道共34个(50.0%)。福田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的高、中风险街道的比例均超过60%。结论 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简易有效,有助于疫情的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深圳市采用入校接种方式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缺课的影响。方法 以深圳市小学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286所小学缺课数据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实施后深圳市9个区疫苗接种率和组织方式(入校接种与非入校接种)数据,以缺课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组织方式和区接种率作为分组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相比于非入校接种和低接种率,入校接种和高接种率可有效降低缺课的发生风险,对缺课的预防效果分别为32.6%(95%CI: 17.0%~45.3%,P<0.01)和53.0%(95%CI:42.1%~61.8%,P<0.01)。结论 深圳市实施学龄儿童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并优先采用入校接种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缺课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我市2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用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PCR鉴定。结果患者手部有外伤且有生猪肉接触史,临床上潜伏期短,病程进展迅速,均为脑膜炎型。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细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人经过及时抢救均脱离了危险。结论2起疫情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传播途径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经破损皮肤而传染。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肉食品加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的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我市所辖4个区设25个点采用笼日法布笼捕鼠,调查鼠类种群构成;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鼠血清汉坦病毒(HV)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鼠肺抗原。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为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4种鼠形动物中,除板齿鼠外,其余3种均发现携带HV或感染,带毒鼠全部为成鼠。褐家鼠占捕获鼠形动物的87.50%,为本市优势鼠种,其HV感染率和带毒率分别为18.20%和10.97%,臭鼩鼱占4.45%,HV感染率和带毒率均为11.76%,黄胸鼠占8.05%,HV感染率和带毒率均为2.94%。鼠血清平均HV感染率为16.78%,鼠肺平均带毒率为10.38%,平均带病毒指数为0.09。福田区鼠HV感染率、带毒率最高,分别为32.41%和20.69%,带毒指数达0.14。不同生境中旧居民区、菜市场及餐饮类场所鼠带毒指数较高,分别为0.13、0.11、0.11。结论深圳市广泛存在家鼠型HFRS疫源地,呈增强趋势,主要宿主动物为褐家鼠、臭鼩鼱和黄胸鼠。  相似文献   
8.
对于肿瘤的治疗,以往过分注重疾病本身,强调彻底杀灭肿瘤的根治性疗法,必然会导致过度治疗.这些年来,随着对肿瘤演变过程了解程度的提高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肿瘤是一种慢性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对肿瘤细胞的镇压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要让健康的细胞、组织、器官修养生息,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有疗效优势,且治疗的前提重在“留人治病”,重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治法宜扶正祛邪,因势利导,标本兼顾.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机体与肿瘤的“和平共处”,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深圳市感染性腹泻发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14年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市共报告新发感染性腹泻病239 569例,年均发病率217.99/10万。霍乱、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菌痢发病逐年下降,其他感染性腹泻逐年上升。痢疾、伤寒副伤寒的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在秋冬季;≤5岁散居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是深圳市感染性腹泻高发的主要原因。结论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尤其≤5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重点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幼儿园教师手部卫生现状,并以依从性来评价手部卫生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深圳市两个区中抽取18家幼儿园,随机分成干预组(12家)和对照组(6家)。干预措施主要有:发放洗手用品;启动活动;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在干预前、干预后一个月、三个月和干预结束观察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教师的手部卫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自评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为10.4%(23/222),自评依从性为(9.4±1.5)(满分10分)。干预结束后干预组自评依从性由干预前的9.21上升至9.65(Z=-1.951,P=0.051),对照组自评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1,P=0.126)。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教师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3,95%CI:0.18~1.02),开展干预后干预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OR=11.53,95%CI:5.71~23.30)。结论 手部卫生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教师的手部卫生依从性,可以考虑在幼儿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