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离子通道Kv4.3(Kv4.3)-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 通路在有氧运动抑制压力负荷小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实验小鼠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 组、主动脉缩窄手术(TAC)组、假手术+有氧运动(SHAM+E)组、主动脉缩窄术+有氧运动(TAC+E)组,主动脉缩窄术+ 有氧运动+ Akt抑制剂Perifosine(TAC+E+Peri)组。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系统评价小鼠心功能及肥厚程度,麦胚凝集 素(WGA)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N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心房钠尿肽 (ANP)、p-Akt、Kv4.3、p-CaMKⅡ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C促进心肌肥厚,恶化心功能(P<0.01)。给 予有氧运动训练后,TAC+E组较TAC组小鼠心功能改善,心肌肥厚程度减轻(P<0.01)。同时Western blot检测显示, TAC组较SHAM组p-Akt、Kv4.3表达降低,p-CaMKⅡ上调(P<0.01);TAC+E组p-Akt和Kv4.3表达较TAC小鼠增加, p-CaMKⅡ下调(P<0.01)。而给予Akt抑制剂Perifosine后,相比于TAC+E组,TAC+E+Peri组心功能恶化、心肌肥厚 程度和ANP表达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同时伴随Kv4.3表达降低、p-CaMKⅡ增高(P<0.01)。结论 有氧运 动训练能够通过调节Akt-Kv4.3-CaMKⅡ信号通路抑制压力负荷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5—2014-09采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21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联体解剖板组),与自2010-01—2013-04采用重建钢板治疗的32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重建板组)进行比较。结果联体解剖板组均获平均9.8(6~12)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60±12.5)min,术中出血量(150±37.5)ml。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优良率85.7%。重建板组均获平均11.4(8~17)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103±25.5)min,出血量(260±95.5)ml,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优良率84.4%。联体解剖板组手术时间(t=2.970,P0.05)、术中出血量(t=5.847,P0.05)均少于重建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体解剖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能够获得与重建板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操作难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1995-08~2005-10收治此类患儿阴囊内急症2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6月龄~13(平均9)岁.发病时间3 h~1周.均以阴囊肿痛就诊,其中左侧12例,右侧8例;发热1例,呕吐1例,提睾肌反射消失4例.以腹股沟疼痛肿块就诊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睾丸附件扭转并睾丸附件炎症状12例,精索睾丸扭转6例,单纯性睾丸附件炎症2例.入院后当即对16例进行急诊手术检查,取病变侧阴囊底部切口或取腹股沟切口进行性腺检查.16例中经探查诊断睾丸附件扭转8例,精索睾丸扭转6例,睾丸及附件炎症2例.4例采取保守治疗,即抗炎治疗及卧床休息2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2007年用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26例,随诊1~3年,平均1.5年,其中肱骨近端15例,股骨近端9例,胫骨2例.结果:囊腔完全愈合21例,占81%,基本愈合5例,占19%,无1例复发.结论:弹性钢针加囊腔彻底刮除后混合植骨治疗儿童骨囊肿效果显著,值得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5~11岁,中位数6.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股骨上段骨折9例、中段骨折21例、下段骨折5例;横形骨折9例、斜形骨折11例、螺旋形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8例。手术至受伤时间1~5 d,中位数3 d。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8周,中位数10周。术后并发钉尾激惹征2例,拔除髓内钉后症状消失;并发股骨过度生长3例,未行特殊处理;并发骨折畸形愈合1例,未行特殊处理;无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参照Flynn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9例、良5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没有关于按颈椎损伤机制分类治疗的报道,尤其是针对伸直型损伤合并后部结构复合体损伤病例,是否单纯前路就可以满足治疗需要没有详尽的阐述。文章从颈椎损伤机制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目的:观察颈前路Cage融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颈椎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骨融合加锁定钛板内固定的伸直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5例,其中损伤与治疗节段均为单节段10例,多节段5例。对比治疗前后JOA评分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根据内固定前、内固定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标准侧位X射线片,测量融合节段颈椎屈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结果与结论:随访8-37个月,1例Cage轻度下沉、移位,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1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后一过性咽部不适。与内固定前相比,内固定后1周、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融合节段颈椎屈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内固定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融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颈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远期疗效,分析影响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诊治并获随访的62例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其远期疗效及可能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4~ 52(38.8±2.6)个月.按照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3例,满意复位14例,较差复位5例;骨折均愈合.根据改良的Merled' 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良50例,可差12例,优良率为80.65%(50/62).主要并发症为创伤后骨关节炎7例、异位骨化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远期疗效与年龄、Letoumel-Judet骨折分型、手术时机、股骨头软骨面是否损伤和复位质量5个因素相关(P<0.05);而与性别、AO分型、手术入路、有无髋关节脱位无关(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能使移位髋臼骨折恢复正常解剖形态,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远期疗效较好;年龄、Letoumel-Judet骨折分型、手术时机、股骨头软骨面是否损伤和复位质量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倒打钉联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方法在股骨复杂"仪表盘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6例股骨复杂仪表盘损伤(包括同侧髌骨骨折、股骨髁、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8~49岁,平均38岁。骨折按Lambiris E分型均为Ⅳ型,手术采用髌前正中直切口,利用股骨倒打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经皮3枚7.3 mm空心钉内固定,最后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估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0.8)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80±160)mL。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3.2±1.2)d。术后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6.4个月,1例女性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僵硬,后行膝关节松解,1年后随访,关节屈曲107°,伸直差10°。6例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无伤口感染,无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66.7%。结论股骨倒打钉联合空性钉内固定治疗Lambiris EⅣ型股骨"仪表盘损伤",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在治疗成人高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DDH)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1例高脱位DDH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全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联合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钢丝内固定术。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6.5岁,术后末次随访體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估。对照组:通过医院病历管理平台获得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采用全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联合股骨大转子下横形截骨术治疗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后电话得到随访的有12例,获取病历数据得知1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相关数据。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20.05±32.50) min,术中出血量(270.15±72.50) mL,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系统来评估: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91%。无1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60.08±95.50) min,术中出血量(380.02±75.70) mL,优良率91.67%。有1例坐骨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已恢复。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的优良率通过χ~2检验,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通过t检验,p0.05。结论采用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能够获得与转子下横形截骨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手术创伤减小、手术操作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7例,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单纯肩袖损伤并在关节镜下行肩袖缝合修补术。随机将37例无合并严重内科疾患的单纯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FTS)和传统康复组(TRG),其中FTS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43±9)岁(22~60岁);TRG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42±8)岁(19~63岁)。术后1周、1、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患者满意度及术后住院时间。FTS组与TRG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检验,性别及肩袖损伤分类应用χ2检验。 结果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患者满意度FTS组均明显高于TRG组(t=2.217,t=2.255,t=2.457,t=2.537,P<0. 05),术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患者满意度FTS组均明显高于TRG组(t=2.395,t=2.693,t=2.204,t=2.183,P<0. 05)。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FTS组均低于TRG组(t=2.695,t=2.179,P<0. 0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FTS组与T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7,P>0. 05)。FTS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与TRG比较无明显差异(t=1.873,t=1.737,t=1.984,t=1.483,P>0. 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肩关节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