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的M1/M2巨噬细胞极化及NF-κB/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四妙勇安汤水煎液、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及正常对照血清。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组、JSH-23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IL-4、IL-18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i NOS、CD197、CD206、NLRP3 mRNA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测i NOS、CD197、CD206、NF-κ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磷酸化、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结果 CCK8显示30%浓度以下的含药血清干预LPS诱导的巨噬细胞OD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iNOS、CD197、IL-18、NF-κB、NLRP3表达升高,CD206、IL-4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组及NF-κB抑制剂JSH-23组细胞iNOS、CD197、IL-18、NF-κB、NLRP3表达降低,CD206、IL-4...  相似文献   
2.
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自然发酵和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结论:利用纯种发酵可以保证淡豆豉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引入机能实验课程改革理念,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本文从机能实验课的组成、教学模式、和实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黄对大鼠胃肠道肠球菌属数量的影响,为探索大黄对调节肠球菌属数量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低剂量(0.3g/kg)、中剂量(1.5g/kg)、高剂量(7.5g/kg)大黄水煎剂灌胃干预SD大鼠,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在大黄水煎剂灌胃第一、二、三周结束时随机抽取各组动物进行取材,采集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段(含内容物),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样本不同给药时间下肠球菌属的数量。结果:在中剂量大黄的干预下,胃部一、二、三周肠球菌属数量明显减少(P0.01);大黄给药一周后,十二指肠各剂量给药组肠球菌属数量明显减少(P0.01);在空回肠部位大黄给药一周及结肠部位给药二周后,肠球菌属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而在空肠部位,各剂量给药组在二、三周时肠球菌属数量增多(P0.05)。结论:大黄水煎剂灌胃能使大鼠胃肠道肠球菌属数量减少,而长时间给药使回肠部位肠球菌属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16S rRNA技术研究葛根芩连汤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丽珠肠乐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每日按头孢拉定178.6 mg·kg-1,硫酸庆大霉素31.25 mg·kg-1混合抗生素进行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灌胃葛根芩连汤(7.02,3.51,1.755 g·kg-1),丽珠肠乐组按0.125 g·kg-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无菌蒸馏水灌胃,体积分数均为10 mL·kg-1,连续给药7 d,将大鼠麻醉后取大鼠结肠内容物,提取粪便DNA后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葛根芩连汤明显调节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大鼠的物种数量及Alpha与Beta多样性,提高菌群生物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正向调节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大鼠的3种差异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与14种差异菌属(拟杆菌属、狄氏副拟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等)。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菌群失调性腹泻之间的生理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菌群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自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菌液生物转化模型,常规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生物转化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Shigella Castellani and Chalmer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细菌的抗菌作用变化。结果: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转化前后对以上五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在转化后明显增强。结论:人肠菌群生物转化可提高白头翁水提液对痢疾杆菌等的体外抑菌作用,这可能是口服白头翁治疗肠道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马鞭草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鞭草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马鞭草抗感染的免疫活性机制。方法:用马鞭草醇提物20mg/kg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10天后,分别测定对照组给药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马鞭草醇提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P<0.05或P<0.01),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则具有明显抑制效应(P<0.05)。结论:马鞭草醇提物能增强小鼠T、B细胞免疫功能和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古方合欢皮饮的抗炎抗菌作用,探讨合欢皮饮治疗疮痈肿毒的机理.方法通过塑造以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引起水肿为主的炎症模型,观察合欢皮饮的抗炎作用;测定MIC/MBC,观察合欢皮饮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采用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塑造小鼠感染模型,以其死亡百分率为指标,经x2检验评价合欢皮饮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合欢皮饮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合欢皮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体内抗菌试验表明,合欢皮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方剂合欢皮饮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这与其临床用于治疗疮痈肿毒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苗药苦针汤进行组方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方法:以该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1)的抑制作用为考察指标,运用混料均匀设计法将组成苦针汤中的4味药配制成12种不同比例的复方,通过抗菌实验,测试用药抗菌能力。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及其中各项系数进行检验,求抗菌效果最佳时的变量取值。结论:回归方程通过检验,有意义、可用;苦参、黄芩对抑菌效果的贡献不显著,其余两味药以19.56g和11.84g组方时抗菌效果最佳,优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国内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建设现状,结合国外现状总结当前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应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及时补充更新养老服务业标准,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多方式平衡标准化建设水平发展,以提升标准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