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肾功能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724(CA724)、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1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抗原(SCC)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232例未行透析治疗的CKD患者分为Ccr≤30 mL/min、>30且<60 mL/min和≥60 mL/min亚组;选择3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及37例Ccr水平与其相近、性别相同的未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透析,非透析对照组。测定肿瘤标志物,其中男性患者同时测定PSA。结果不同Ccr亚组间的CEA、CA199、CYFRA21-1、NSE和SC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与Ccr呈负相关(r值分别=-0.351 4、-0.209 3、-0.351 9、-0.123 4、-0.236 1, P值均<0.05);而CA125、AFP、CA153和CA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透析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NSE均显著高于非透析对照组(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在透析或非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尤其在肾功能减退严重的患者中,根据血清CEA、CA199、CYFRA21-1、NSE、CA125和SCC表达诊断相应肿瘤时,其假阳性率较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者增高,故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而AFP、CA153、CA724和PSA的特异性与正常人群相同。透析治疗使血清CA125和NSE的诊断价值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利妥昔单抗(RTX)的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方案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增殖性LN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药物组和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采集基线和随访期间临床参数、患者总体生存率和肾脏转归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将符合纳排标准的48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传统药物组34例,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14例。随访1个月时,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的CD19细胞数和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低于传统药物组,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药物组(P<0.001或<0.05);随访6个月时,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组的尿红细胞计数、CD19细胞数、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和抗dsDNA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传统药物组(P<0.001或<0.05),总补体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药物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间总体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缺血预适应组4 d前给予肾脏15 min预缺血。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分析HIF-1α在肾组织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葡萄糖转运子-1(Glut-1)的mRNA表达。结果: 再灌注24 h后,IPC组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较IR组显著减轻,Scr、BUN水平以及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降。IPC组的HIF-1α核内表达显著高于IR组,且HIF-1下游靶基因VEGF和Glut-1的mRNA表达亦显著增加。结论: 晚期缺血预适应能够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的形态和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低氧诱导因子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伴侣相互作用蛋白(chaperone interacting protein,CHIP)在不同愈合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这种规律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方法20块组织标本取自于增生性瘢痕(n=8)、溃疡组织(n=4)以及正常皮肤n=8)。经常规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研究CHIP在以上组织的分布特征与表达量。结果在正常、瘢痕以及溃疡组织,CHIP表达主要见于真皮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表皮细胞胞浆与胞核,未见于炎性细胞。表达量以增生性瘢痕组织最多(89%),溃疡组织次之(83%),正常组织最少(17%)。结论尽管CHIP的确切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阐明,它表达于增生活跃的组织修复细胞表明它可能作为一种伴侣分子在修复细胞增殖调控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急诊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病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10例急诊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各指标预测发生AKI的OR值及P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纳入预测模型。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06例为训练组,用其指标构建模型,104例为验证组。计算模型在2组的区分度(ROC曲线)、校准度(校准曲线)和临床适用性(DCA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急诊住院患者AKI的发生风险。结果:AKI的发病率为36.1%(112/310)。血红蛋白、尿素、肌酐、血清镁等11项指标在AKI组与非AK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白蛋白、肌酐、血清镁、血糖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KI预测模型为logitic(PAKI)=-0.113白蛋白+0.021肌酐+3.837血清镁+0.108血糖-2.878,高于0.398认为存在AKI。此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是0.790(95%CI 0.722~0.859,P0.001)、0.752(95%CI 0.646~0.858,P0.001)。校准曲线U检验显示,训练组与验证组的校准度均较好(P0.05)。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该含血清镁的模型对急诊住院患者AKI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欣  刘红  金是  徐夏莲  林攀 《中国临床医学》2021,28(6):1092-1097
近年来IgG4相关疾病受到广泛重视,其临床表现累及多种脏器,肾脏受累主要表现有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膜性肾病。该文旨在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两例IgG4相关性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静脉铁剂总剂量给药和小剂量多次给药2种不同用药策略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SD大鼠右肾切除术后第4周,将符合条件的CRF大鼠随机分为3组:静脉铁剂总剂量给药组(科莫非100 mgkg-1一次性尾静脉注射,n=6)、静脉铁剂小剂量多次给药组(科莫非10 mgkg-1,每周周一、周四尾静脉注射2次,共5周10次,n=6)、CRF组(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液尾静脉注,n=6),假手术组(Sham组,n=4)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6周,比较各组大鼠氧化应激等差异.结果:(1) 各组CRF大鼠肾脏切除比例、基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尾动脉收缩压、尿蛋白/肌酐比值、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体重均无显著差异.观察6周后,CRF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铁剂总剂量给药组和小剂量多次给药组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CRF对照组,静脉铁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 血浆AOPP水平,CRF组显著高于Sham组,静脉铁剂组显著高于CRF对照组(P<0.05),小剂量多次给药组显著高于总剂量给药组;(3) 3组CRF大鼠血浆MDA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1),静脉铁剂小剂量多次给药组显著高于总剂量给药组及CRF对照组(P<0.01),总剂量给药组与CRF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 铁剂治疗组以及CRF对照组大鼠血清SOD、CAT及TAOC水平均较Sham组升高(P<0.05),铁剂治疗组血清SOD及TAOC水平与CRF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CAT水平较CRF对照组升高,总剂量给药组和小剂量多次给药组之间血清SOD、CAT及TAO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RF组大鼠血浆GSH-Px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降低(P<0.05),铁剂治疗组与CRF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铁剂可以加重慢肾衰大鼠氧化应激紊乱状态,静脉铁剂单次总剂量给药方式对慢肾衰大鼠脂合氧化和蛋白氧化指标的不利影响小于小剂量多次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小剂量反复多次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静脉用药后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右肾切除术后第4周,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糖酐铁)组、蔗糖铁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6周,检测各组大鼠体内氧化应激、铁代谢等指标。 结果 糖酐铁组和蔗糖铁组大鼠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铁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 0.05);两铁剂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铁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酐铁组和蔗糖铁组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显著高于对照组[(127.84±21.19) μmol/L、(134.21±29.38) μmol/L比 (81.83±19.93) μmol/L,P < 0.05],而两铁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铁剂组大鼠血浆丙二醛(MDA)高于对照组,而蔗糖铁组高于糖酐铁组[(6.06±0.73) nmol/L比(4.99±0.80) nmol/L, P < 0.05]。糖酐铁组、蔗糖铁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 0.05),而蔗糖铁组显著低于糖酐铁组和对照组[(2123.11±74.78) nmol&#8226;ml-1&#8226;min-1比(2352.84±163.90) nmol&#8226;ml-1&#8226;min-1、(2310.23±125.99) nmol&#8226;ml-1&#8226;min-1,P < 0.05]。 结论 静脉补铁可部分纠正5/6肾大部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贫血,改善铁代谢指标。反复静脉小剂量补铁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氧化应激状态有不良影响,而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的不良影响低于蔗糖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非肿瘤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否存在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影响其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3月至6月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232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分别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蛋白尿(Upro)和血清白蛋白(Salb)表达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了解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年龄、Ccr、浆膜腔积液、Upro和Salb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存在独立影响。结果CEA、CA199、NSE和SCC表达在不同Ccr组间和CA199、CAm、NSE和SCC表达在不同Salb组间以及CA125、NSE和SCC表达在不同Upro组间,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为CEA和PSA表达升高的危险因素(RF);浆膜腔积液为CA125表达升高的RF;Ccr的下降为CA125和SCC升高的RF;Upro的增加为SCC升高的RF;Salb表达的下降分别为CA199、CA125和NSE升高的RF。结论CKD患者中根据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时,须结合患者年龄及是否合并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液和肾功能不全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