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国庆  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78-278,244
医院药剂科的药品供应是十分重要的,供应能否及时、品种是否齐全、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和完善对药品采购工作的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的、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管理机制,对于医院药剂工作的管理、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药品的采购管理工作比较繁杂。且各院情况不尽相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2007年1~12月,我科收治以兴奋、谵妄、躁动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低血糖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74岁,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服用格列吡嗪(5 mg,2次/d)加甲福明(0.25 g,2次/d)1例;服用格列喹酮(30 mg,3次/d)1例;服用瑞格列奈(2 mg,3次/d)2例;服用中药(不详)降糖1例。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国内外已有报道。我们对1例AMI合并心尖部较大室间隔穿孔患者成功实施封堵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石家庄地区汉族151例冠心病患者及91例正常对照者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ON1基因均以QR基因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48%和54%。冠心病组RR型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衡法计算等位基因的频率,R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明显增高(65%vs39%,P<0.05)。冠心病组PON1各基因型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RR基因型最为明显,其次为QR基因性;而两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相对危险因素,且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灌胃给予酵母膏和腺嘌呤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灌胃给予匹伐他汀0.3 mg/kg,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检测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袢有结节状玻璃样物质沉积,纤维组织增多,血清UA水平明显升高(P0.05),MAD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T-AOC活性明显降低(P0.05);IL-6、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程度改善;血清U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MAD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T-AOC活性明显升高(P0.05),GSH-Px和CA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控制UA水平,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减轻高尿酸血症大鼠体内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行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患者210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术中依据手术常规行药物球囊扩张术;二组为半分钟预适应组,在药物球囊扩张前,间隔3 min 2次应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狭窄部位30 s;三组为1 min适应组,在药物球囊扩张前,间隔3 min 2次应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狭窄部位60 s。所有患者行冠脉SYNTAX II评分,记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前及术后24 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数值,记录术中发生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 MACE事件(包括包括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原因再次入院、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结果   (1) 3组患者PTCA术前CK、CK-MB、cTnI,以及术中发生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 min适应组患者在PTCA术后24 h的CK、CK-MB、cTnI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半分钟预适应组(P < 0.05);(2) 1 min适应组患者在PTCA术后180 d内 MACE事件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半分钟预适应组(P < 0.05)。  结论   (1)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可减少心肌坏死;(2)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可改善PTCA术预后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pendent dilatation,EDD)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HCY水平,用Celermajer法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呈负相关(r=-0.386,P=0.002),而血浆HCY水平与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无关(r=-0.076,P=0.55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EDD%=(4.3±2.9)%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EDD%=(7.4±5.2)%、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EDD%=(6.4±3.0)%(P值分别为0.004,0.004).而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EDD无明显差别(P=0.333).结论 高HCY是损伤内皮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测定EDD可以作为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的一项指标.高HCY水平可能通过EDD障碍,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探讨国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包括61例非冠心病患者,151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ON-1活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并分析血清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1.95±0.12)明显低于对照组(2.28±0.13)(P<0.01);血清PON-1活性对数值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1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PON-1活性水平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与心房重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尤其持续性房颤可显著降低心功能,严重时可造成脏器栓塞,甚至致死。AF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复杂,至今仍是心律失常领域中的顽疾。目前研究显示AF是一种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即AF可诱发AF(AFbegetsAF),其中的主要机制是AF引起了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血管紧张素Ⅱ(AngH)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其对心脏、血管重构的影响已被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