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凋亡抑制蛋白XIAP与肿瘤多药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P(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最有效的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可以通过直接抑制caspases或者参与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研究发现,XIAP与肿瘤多药耐药有密切关系,并且有可能成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提高化疗效果的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 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 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 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由于感冒,张大爷的中耳炎又犯了,便到药店买了一只滴耳液。可是刚滴了几滴,张大爷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头晕得难受,赶紧来到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听完张大爷的叙述,告诉张大爷头晕的罪魁祸首是那只滴耳液。张大爷不禁纳闷起来:以前我常用滴耳液,怎么没事呢?医生说:这是因为滴耳液的温度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以谷氨酸受体作为靶点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共分为两大类:离子型及代谢型,两者均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抑制多种致痫剂诱导的抽搐,但由于其较多的副作用而未能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第1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及第2、3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兴奋剂对癫痫的治疗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的结果表明,它们对多种癫痫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果今后能证明其毒副作用较小,这类药物将有望成为一代新的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症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38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患儿均进行口服BH。负荷试验(20ms/kg)或Phe-BH。联合负荷试验,同时进行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ihyaropteridine reductase,DHPR)测定。对7例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对PAH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检,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确诊10例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儿,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7.8个月;生化代谢表型均为轻度或中度HPA。7例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儿PAH基因型分别为S70del/-、R241C/R243Q、S70del/A389G、Y166X/-、R11lX/-、EX6-96A〉G/R241C和IVS4-1G〉A/R241C。A389G是新发现的突变基因型。结论 BH4反应性PAH缺乏症多表现为轻、中度HPA生化代谢表型,R241C是BH4反应性相关突变基因型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推测S70del可能是一种BH4反应性相关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正常者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接受IVIG治疗,并且有治疗前后血液学检查结果的KD患者2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KD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NCAL)组和冠状动脉病变(CAL)组,记录两组患者在应用IVIG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内和2周内静脉血WBC总数及其分类、PLT、CRP和ESR的结果,同时收集24例正常对照者WBC总数及其分类、PLT。结果(1)治疗前NCAL组和CAL组WBC总数及分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IVIG治疗后CAL组和NCAL组WBC总数、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均〈0.05);在CAL组,治疗后1周内WBC总数仍高于对照组,而NCAL组WBC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变化不受IVIG影响而逐渐增高。(3)IVIG治疗后CAL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CAL组治疗后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与NCAL组ESR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的发病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失衡有关,IVIG可以通过恢复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10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2539例食用可疑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小儿泌尿系统筛查情况.筛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对确诊因食用受污染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行血尿素氮、肌酐检测.分析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539例接受筛查的小儿中结果异常者54例.其中21例患儿初步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结石6例,左肾结石8例.右肾结石7例,其中2例合并单侧肾盂积水和肾盂扩张.21例肾结石患儿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结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对诊断、鉴别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十分重要.对较小结石、无尿路梗阻和临床症状者.无需特殊干预,可定期随诊;对较大结石、有短期部分尿路梗阻者多首选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时间对IVIG无反应性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有IVIG治疗资料的川崎病患儿,按IVIG使用时间分成早期组(病程1~4 d)、常规组(第5~9天)及晚期组(≥10 d)3组.疗效评价参考MG无反应性及急性期(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有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个月~13.8岁,其中早期、常规及晚期组各有108例、763例和181例.早期组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28.7%,31/108)显著高于常规组(11.9%,91/763)和晚期组(7.2%,13/181,均P<0.01).早期组和常规组相比,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6%(19/108)比18.3%(140/763),5.9%(4/68)比5.5%(25/452),均P>0.05],晚期组急性期及亚急性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早期和常规组[33.7%(61/181)和12.8%(15/117),均P<0.01)].结论 川崎病病程1~4 d应用IVIG增加了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发病≥10 d应用则增加了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第5~9天可能是最好的IVIG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