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联合肝脏、胰腺、垂体磁共振T2-star(MRI T2*)评估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者相关脏器铁过载的临床意义,分析去铁酮治疗前后的肝脏、胰腺、垂体MRI T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长期(输血史≥ 1年,输血次数> 10 次)治疗β-TM患者中选择年龄≥ 10岁2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9例。2010年7月 ~ 2011年7月规律输血,仅口服去铁酮去铁治疗,治疗前、服用去铁酮满1年时分别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行胰腺MRI T2*(胰腺T2*)、肝脏MRI T2*(肝脏T2*)、垂体MRI T2*(垂体T2*)检测。结果 服用去铁酮治疗前,肝脏铁浓度(LIC)(22.42 ± 7.21) mg/g;服用去铁酮满1年时,肝脏LIC(21.46 ± 7.69) mg/g。治疗前后肝脏、胰腺、垂体MRI T2*值[(1.48 ± 1.23) ms vs (1.55 ± 1.18) ms,(9.09 ± 9.96) ms vs (9.51 ± 13.0) ms,(9.74 ± 4.46) ms vs (10.14 ± 4.76) ms]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肝脏与胰腺MRI T2*值均呈正相关(P 〈 0.05);治疗前后LIC与胰腺T2*值均呈负相关(P 〈 0.05)。肝脏与垂体、胰腺与垂体MRI T2*值治疗前后均不相关(P 〉 0.05)。年龄与肝脏、胰腺及垂体的MRI T2*值无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MRI T2*可以作为评估β-TM患者胰腺、垂体铁负荷有效、安全的检测工具;可通过肝脏铁负荷来推测胰腺铁负荷,胰腺铁负荷与年龄无关;但肝脏负荷并不能作为垂体铁负荷的推测手段。去铁酮的临床疗效难以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内外兼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外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前列康丸,对照组口服广谱抗素如红霉素、氧氟沙星、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两组患者均接受前列腺按摩,2次/周,观察治疗效果、半年复发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33例(61.1%),好转16例(29.6%),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治愈17例(40.5%),好转9例(21.4%),总有效率61.9%,治愈病例中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5.2%、35.3%。两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中药丸剂配合前列腺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法简便、经济、疗效好,短期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措施。方法(1)将12只SD大鼠经5.0 Gy亚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4 h内每只经尾静脉输入28只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8×107个。2 d后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 mg/kg·b.w.,诱导形成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嵌合体大鼠10只。(2)24只BALB/c小鼠接受9.0 Gy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随机均分为3组,照射后4 h内经尾静脉注射骨髓细胞进行移植。A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B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C组输注嵌合体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2只小鼠死于感染和放射损伤,所有对象均未观察到明显GVHD表现。B组平均累积存活时间为10 d[95%可信区间为(8,12)],死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典型GVHD表现。而C组除2只小鼠分别于移植后18、31 d死亡外,其余的均存活超过150 d。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02)。结论对有受者嵌合体的供者进行异种骨髓移植,有助于克服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前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的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液相芯片技术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的CRP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6、IL-8、IFN-γ)。结果:粒细胞缺乏症合并发热后第1天(T1)、第3天(T2)与化疗的基础值(T0)相比,CRP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细胞缺乏症合并发热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相比,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CRP与IL-8、IFN-γ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儿童白血病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联合CRP与IL-6作为诊断、判断疗效指标的模型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谓葆猴头菌颗粒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患儿药物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4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阶段,予以VDLD方案治疗.治疗组口服谓葆,根据不同年龄每次1.5~3.0 g,分3次于饭前30min温水冲服;对照组未用任何胃肠黏膜保护剂.比较其干预效果.结果 分别从症状[治疗前后分别为腹痛(87.50%与8.33%)、腹泻(75.00%与4.17%)、腹胀(91.67%与12.50%)、恶心(95.83%与16.67%)、呕吐(25.00%与4.17%)]和内镜下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胃底(1.60±0.15)与(1.30±0.14)分、胃体(2.70±0.20)与(1.40±0.21)分、胃窦(2.30±0.26)与(1.60±0.18)分]进行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谓葆预防和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不适症状、急性胃肠黏膜损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预处理期间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纳入本前瞻性研究组,allo-HSCT前予以ATG预处理,使用前监测体温、PCT、CRP、肝功能及血常规,以后每天监测CRP及血常规,隔天监测PCT及肝功能,至少持续1周.结果 ATG使用前,PCT、CRP、体温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第1天PCT、CRP及体温较基础水平显著增高(P<0.01),其后持续下降,平均4~6 d降至正常水平.移植前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肝功能优劣与CRP及PCT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使用ATG会引发发热反应,同时炎症指标PCT、CRP快速增高.ATG使用期间的CRP及PCT这些常用的炎症指标的升高不能说明存在感染,对判断有无感染价值有限.PCT及CRP升高与使用ATG前的肝功能、血清铁蛋白、白细胞水平等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拟行allo—HSCT的重型地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环磷酰胺+白舒非+氟达拉宾+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为主的预处理化疗方案,静脉予环孢素A(CsA)及ISI服吗替麦考酚酯(MMC)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观察组移植前5d(-5d)至移植后20d(+20d)静脉应用左卡尼汀1g,2次/d。监测两组-5d-+31d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及临床心功能不全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BNP均升高,+5-+15d达峰值,+25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6d开始观察组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降低重型地贫患儿在allo-HSCT过程中的心功能不全事件发生率,其机制可能通过为心肌提供足够能量及减少有害物质生成从而降低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小鼠→大鼠异种移植耐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用非清髓方法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探讨免疫耐受机制。方法:给SD大鼠亚致死全身照射(TBI)后,4h内输入Balb/c小鼠骨髓细胞(BMC),2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分别于BMT后30、60和90d,检测小鼠源性BMC在大鼠体内植活情况。通过皮肤移植、迟发超敏反应(DTH)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查,探讨其耐受机制。结果:经处理大鼠外周血可测出小鼠源性嵌合体,皮肤移植、DTH和MLR检查显示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耐受,且较持久。结论:应用7.5Gy TBI 腹腔注射50mg/kg CTX 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耐受,嵌合体与耐受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预防早期真菌感染的疗效,并评价血浆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3月~2011年2月南方医院儿科14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伊曲康唑注射液预防组及口服抗真菌药预防组的早期真菌感染率分别为5.50%和22.22%,两组早期死亡率分别为1.83%和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注射液副作用少。112例患儿进行了G试验,73例患儿结果阳性,其中3例为真菌感染病例;39例患儿结果阴性,其中1例为真菌感染病例;G试验对诊断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能有效、安全地预防儿童allo-HSCT术后早期真菌感染。G试验在儿童allo-HSCT术后早期合并真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